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神农文化 >> 炎帝陵公祭仪程的古今关系 >> 阅读

炎帝陵公祭仪程的古今关系

2018-01-29 22:23:06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562
                              黄建林                

  炎帝陵祭祀议程是在古代祭祀议程(迎神——三献——受胙——撤馔——辞神——望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礼仪加以改进而成,已经形成定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些议程都有它们特定的寓意和形制:
  第一项议程: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击鼓是古代“净堂”“开道”的神器,鼓声一响,祭祀大堂或者审案大堂就得肃静整饬;同样,铜锣一响,行人退避,行道整肃。祭祀炎帝陵击鼓鸣金也包含这层意思,但更多的则是迎神降临的“开道神音”。古代祭祀一般是“三响”,炎帝陵祭祀迎神采用“九响”,表示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炎帝的无上崇敬,因为“九”是最大的自然数,是至高之数;而且,《易经》最高尚的卦位就是“九五”卦位,后人称帝王为“九五之尊”,也就是尊崇帝王为天下之“最崇高的人主”,为上天之子。这是与古代议程的“迎神”相对应的议程。鸣炮奏乐,也是迎神的礼仪。“鸣炮”在民间还有驱邪祟禁恶鬼的功能,所以在炎帝陵前迎神鸣炮,还有禁止其他恶鬼邪祟进入现场的意思。
  第二项议程:敬献供品。炎帝陵祭祖仪式上敬献给炎帝神农氏的供品是在沿袭古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古代天子祭天、祭地,以及先民祭祀祖宗,都要供奉“牺牲”。这个“牺牲”也就是活的禽畜,一般就是猪、牛、羊,这些“牺牲”也叫“太牢”。古代的祭祀都是在祭祀的前一天,由主祭官亲自在炎帝陵右侧的宰牲亭监督宰杀猪牛羊,尔后在凌晨四鼓供奉到炎帝陵大殿的神龛供桌上。“牺牲”之外,还有其他的“醴”和“馔”以及“帛”。“醴”和“馔”就是酒和饭食。今天祭祀炎帝陵的供品仍然保留了猪、牛、羊“三牲”,同时还供奉了“九谷”和“九果”。“九谷”就是稻、黍、粟、粱、菽、小麦、荞麦、穇子、芝麻;“九果”是栗、桔、柚、梨、枣、银杏、荸荠、核桃、猕猴桃。献供的礼生一般定为24人,“三牲”双人抬献之外,其余18人各奉一爵。这些谷和果,也可以根据时令采用最时鲜的果品,比如玉米、香蕉、苹果什么的。
  24名青年男子持“三牲”“九谷”“九果”从祭祀广场右前侧,整队一次将贡品陈列到大殿的炎帝神农氏坐像跟前的供桌上,要求这些“执事者”(礼生)端庄整肃,不苟言笑,有礼有节。这和古代祭祀“三献”中的初献相对应,即“献爵”。
  第三项议程:颂唱《祭炎帝》。由720名青年男女组成合唱团,分7列站立于神农大殿前的一、二级台阶之上,合唱《祭炎帝》歌曲。歌词以赞颂炎帝神农氏的功绩为主,表达炎黄子孙传承炎帝精神的良好意愿:“巍巍罗霄兮,滔滔洣水,楚尾吴末兮,眠吾始祖。炎帝神农兮,以开农耕;耒耜之利兮,以教天下。冶陶之功兮,以利万众;交易之衍兮,以墟惠民。尝百草兮,创先医,作五弦兮,祭傩舞;鼻祖齐天兮,奠吾华基;泱泱炎陵兮,香馨四季。吾祖明德兮,黎元心系;千秋万载兮,代代公祭!”
  颂唱《祭炎帝》,又叫“歌祭”。炎帝陵的祭祀方式有许多种,比如:乐祭、舞祭、歌祭、龙祭、火祭、文祭、牲祭等等,今天的祭祀议程,将这几种祭祀方式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牲祭”我们已经看到了,就是敬献供品;“乐祭”既包括我们刚才介绍的这个第一项议程,也包含整个祭祀过程当中演奏的《大开门》《朝天子》等乐曲;“歌祭”是一专项仪程;“龙祭”是在祭祀广场东中西各卧一条50米的长龙,九项议程之后大家到炎帝陵大殿去谒陵,开午门之际,三条长龙凌空起舞,一条架起高大的“龙门”,另两条欢呼腾跃一番之后,入龙门,进午门,直趋行礼亭,最后盘绕在炎帝陵大殿东西两侧,这既是祥龙开道,又是龙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祭”就是颂赞“祝文”,即诵读《祭炎帝文》;“火祭”则是焚帛书;“舞祭”古代要在祭祀现场跳《朱明》《八佾》《云翘》等祭祀舞蹈,台湾祭祀团曾在“海峡两岸祭祀炎帝陵大典”中,在炎帝陵举行过两次《八佾》舞祭。
  第四项议程:主祭人向炎帝神农氏敬香。敬香是古礼“献胙”的一部分,也是架通人神之间的“沟通”桥梁。古人认为神鬼受胙,接收人间祭祀就是借助于云烟水汽,香烟袅袅也就意味着人神之间的连通脉络已经袅袅生成。所以,敬献香烛,务必点燃。再者,香火旺盛意味着子孙发达。向始祖敬香,象征着炎黄子孙在湖湘大地生生息息,繁衍发达;始祖血脉,始祖精神,在湖湘大地、在华夏大地蓬蓬勃勃繁衍壮大。
  第五项仪程:向始祖敬献花篮。这个仪程在古代是没有的,是“五四”运动以后,从国外引进来的。鲜花芬芳纯洁、华丽美好,它象征着敬献者对始祖的崇敬纯真无暇,并代表着敬献者祈愿始祖在天之灵分享人间最美好的芳香,祝愿始祖在天之灵永远生机勃勃、苍翠美好的良好心愿。
  第六项仪程:向始祖三鞠躬。始祖的神灵已经降临到了祭祀现场,全体参加祭祀的人员共同鞠躬,既是迎接始祖神灵的降临,也是表达大家对始祖的尊崇和景仰之情。所以,仪程虽然简单,却不能敷衍马虎。《圣经》上说“神在天上看着众生”,这确实也是有讲究的,中国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也是这个意思。
  第七项仪程:主祭人恭读《祭炎帝文》。这个也就是古礼上的“献祝”,“三献(献帛、献爵、献祝)”的最后一献,即诵读祝文,也就是诵读祭祀文辞。当代的“祭炎帝陵文”也随着时代的演进,富有浓郁的时代韵味。比如,2017年9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许达哲告祭炎帝陵的祭文,就富有时代气息。这篇祭文从四个层次进行陈述:第一层颂扬炎帝神农氏初制耒耜,绩麻着裳等功绩,表达致祭者对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无限崇敬和敬仰之情。第二层述说当今国家的大好形势,“筑复兴之梦,颂康哉之章”,契和湖南省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宏图,表达祭祀始祖的初衷,即“树新发展理念,促创新开放;臻新湖南愿景,奔全面小康。”第三层陈述告祭者自己“效力家乡,恭答天心”,要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节,传承始祖的“炎帝精神”,为实现湖南的发展愿景而夙夜操劳,清廉进取的良好意愿与决心,希望始祖的在天之灵能够明眸鉴察。第四层祈告始祖庇佑湖湘大地,永葆湖湘大地的祥和安康。
  第八项仪程:恭焚帛书。神灵享祀是通过烟云水汽接受的,焚烧帛书,也就是把祭祀者所要表达的心愿,在诵读之余,再通过烟云传达到始祖的神灵上去。这个仪程看似多余,实则必不可少。这和古代祭祀的“望燎”是一脉相通的。“望燎”,就是执事者把献给始祖神灵的帛、祝文和那些干燥的肴胙用柴火焚烧奉献给神灵,主祭者和参祭人员则在特定的位置上翘首以望,虔诚等待始祖的神灵采纳而去。之后就是“辞神”,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仪程的最后一项:鸣炮奏乐、礼成。鸣炮是送神,奏乐既可以“乐祭”神灵,在这里也是送神。然后大家跟随主祭人到炎帝陵大殿去“谒陵”和揭碑。整个祭祖仪程就算结束了。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9-05-30 10:06:22
2018-01-29 22:23:06
2015-10-15 17:18:42
2015-10-15 17:17:36
2012-04-27 08:39:15
2012-04-27 08:37:29
2015-01-06 19:10:54
2019-05-30 10:05:37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