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呕歌云山洣水 弘扬茶陵人文 >> 阅读

呕歌云山洣水 弘扬茶陵人文

2010-04-18 22:01:15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841

呕歌云山洣水  弘扬茶陵人文

/向宋文

“巍巍云阳,滔滔水,代代英杰,赫赫茶陵”。可谓是茶陵特征的凸显。云阳山是矗立的山。气势磅礴,屹立挺拔,雄居城西。犹如西线屏障,是茶陵的脊梁与靠山,也是湘 名山。云阳山也曾封为南岳,山上还有南岳宫,被称为古南岳。其洪山庙处东北峡谷,更像一个袋子口,集水路、公路、铁路于一隘,地势险要,峰峦连绵,真如一人挡道,万夫莫入。由此进入县城,县内呈马蹄形,三面有万洋山,武功山逶迤起伏,朝西南方向敞开,形成全县“七山半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加庄园”的地理格局。其云阳山峰,方圆七十余里,项峰紫微叠翠,石崖林立,千姿百态。登此远眺,则层峦起,尽收眼底,故此“紫微叠韵翠”之称列入茶陵八景之首。因其风景秀丽幽雅,相传这里是雨师赤松子封地。炎帝曾在此种五谷,尝百草,发现茶叶。药槽、晒药台、炼丹灶等神农、赤松子灵迹令人遐想联翩。李祁称“云阳峰高七十一,欲与南岳争为雄”。该山集佛教、道教于一山,宋代大文豪黄庭坚,元代进士李祁,明代吏部侍郎刘应峰,清代状元萧锦忠、两广总督谭仲麟等留下了不少题咏。黄庭坚的《云阳峙》用“松风半入烹茶鼎,山鸟常啼桂月枝”的诗句描绘其幽境。明代诗人谭绍琬在《紫微峰》一诗中,用“俯视但一气,诸峰尽觉低,阴阳割氏晓,风雨隔虹霞”的诗句描述其雄浑奇特的景观。如今这里成立了省级云阳经济开发区,修起了云阳路、云阳大桥,建起了云阳自来水厂,云阳工业品市场和云阳变电站,今日的云阳,不仅风景秀丽,更兼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贸繁荣,俨然湘东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江水是潆洄的水。    西崖,潺潺流淌,注入湘江。它像一根玉带贯穿茶陵南北,流经九个乡镇,润泽茶陵2000多平方公里,犹如茶陵的生命之源,幸福之根。以水为主流加茶水、水、水、文水等25条河流,使全县地表水经流总量达44.344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储藏量18.1万千瓦,可开发量11.8万千瓦,其水电资源之丰富实为茶陵一大优势。1978年在水上游建成了青年电站,年发电量达60000万度,茶陵人民梦寐以求的水水库电站,库容5亿多立方米,年发电量1.454亿度,被国家列为“十一五”重点项目,目前已经竣工,位于水中段的龙家山电站也即将投稿发电。以水为主的茶陵水系成了茶陵农业的命脉,水成了茶陵人民的幸福源泉。茶陵从1990年至1992年连续三年获省政府授予水利建设先进县后,直到现在有八年获省水利“芙蓉杯”奖,十多年获市水利“芙蓉杯”奖,真正舞活了水龙头。特别是水水库、衡炎茶、泉南(茶陵  )高速公路和衡茶吉铁路的修建,更将使茶陵如水上扬帆,乘风破浪,扶摇直上,成为湘赣边界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茶陵人是刚正的人,有茶陵牛的美称。茶陵是个“人文鼎盛”、人杰地灵的地方,据州志载“吾州文献之地”,古时候这里“科举不乏人”,“湖广得才为最,多茶陵隶”,宋朝的谭世绩、元朝的李祁、明朝的刘三吾“在当时皆可谓之国士,庶几天下士”。明首辅大学士李东阳,被明孝宗尊为“三公”。以他为代表的明代“茶陵诗派”更是光耀后世,令人景仰。浙江儒学副提举李祁,得进士第一名,有“李状元”之称,他题跋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叔端的传世力作,视为国之珍宝,他著有《云阳集》,被今人列为元明间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华殿大学士刘三吾,史称“博览善记,应对敏,屡承顾问,悉多称旨”,被洪武皇帝朱元璋称为“三老”。文渊阁大学士张治、六次主持会试,嘉庆四年(1525年)编修《茶陵州志》,系茶陵存刻的第一部地方志。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1904年会试第一名,举进士,与谭嗣同、陈立三并称当时湖南“三公子”。他还工书法、诗文,著有《祖庵诗集》,造诣令后人景仰,被称为“近代颜书大家”。享有印度国际大学终身名誉教授的谭平山,曾任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首任院长,被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称之为“印中两国文明更好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伟大学者,一位真正有文化修养的人”。

茶陵“民朴而谆,风俗醇雅”,“其性决烈而劲直,民性直而不屈,朴而华”,“农耕于勤,士勤于学”,“其人素知诗书礼仪。”这里最先折射着炎帝神农氏的灵气,富有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这里最早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富有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里也有茶陵铁牛的秉禀,富有憨厚立干的“茶陵牛”精神。在湘赣边界的斗争中,时任湘赣边界苏维埃主席的谭余保和段焕竞等历尽千辛万苦,坚忍不拔,坚持长达10年的游击战争。时任茶安酃永边区书记的陈梅连,被敌人将其双耳、双手和肩胛骨用铁丝穿住,关在笼子里押往示众,英雄不屈直到壮烈牺牲。他一家8口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成为满门英烈。宋未谭端伯,响应文天举兵抗元,受文天命统湖南九郡,英雄善战,后被元兵所俘,他奋笔疾书:“两手拨开南浦云,谁能似我;一口咬尽西江水,我肯让谁”而不屈而死。

茶陵在古代是“进士之乡”,“在宋元为文献,人才湖南”。这里学风鼎盛,“茶陵学校,于湖湘为盛”。是湖南省乃至江南书院最多的地方,宋未元初,著名教育家、著述家、刻字家陈仁子在东山办起了集教学、著述、刻字为一体的书院,是当时湖南三大刻书中心之一(在这里刻印的“梦溪笔谈”,现为北京图书馆珍藏的国宝);这里是湖南出进士最多的地方,“湖广额贡凡十八人,茶陵每举或三、四人,或五、六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竞达7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革命摇篮,是井冈山根据地的重点县和模范县,毛泽东称这里做了“进步的工作”,“值得我们大家称赞”。新中国诞生后,茶陵又是“将军之乡”,25位开国将军,在湖南也是名列前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茶陵又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同时茶陵还是全国农业建设、优抚工作、“双护”工作、全民体育和长江防护林工程先进单位。由于茶陵从古以来有云阳山的紫气,有江水的灵气,有茶陵人的牛气,所以茶陵也颇有名气,历史地位比较显赫。茶陵因炎帝神农氏葬于长沙茶乡之尾而得名,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公元1125年改为茶陵侯国,1139年升为   1282年改为茶陵州,民国二年(1912年)由州改县至今。这里是炎帝神农文化的发祥之地,吴头楚尾的边陲之地。“茶陵诗派”的繁衍之地,红色政权的发源之地。

历代文人墨客黄庭坚、李东阳、萧锦忠等都留下了不少赞美茶陵的诗篇。“好山千叠翠,流水一江清”和“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冠两朝”,就是对茶陵山水和茶陵人的一个写照。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6-09-08 22:19:52
2016-09-08 22:19:28
2016-09-08 22:18:56
2016-09-08 22:18:21
2016-09-08 22:17:18
2016-09-08 22:16:42
2013-07-04 09:57:17
2013-07-04 09:54:4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