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故乡故人故事 >> 醴 陵 才 子 咏芳 洲 >> 阅读

醴 陵 才 子 咏芳 洲

2011-11-10 10:05:31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971

                                                 /漆则朋


芳洲,指醴陵市区穿城而过的渌水江心的状元洲,雅号状元芳洲,向为醴城“八景”之一。周长400的橄榄形洲渚纵亘中流,把江水劈成两派,沉然背负着耸立其上的楼台亭阁建筑群,活像一艘高大的多层游轮,停泊在古老的渌江桥上首,凭着一段跳板式的小引桥,与石拱桥“丁”字形相接,宛如长沙橘子洲与湘江一桥的格局,形成醴陵城中的一大景观。

洲渚而以“状元”冠名,缘自古时,县里流行的一句谚语:“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县门”指旧县府衙门,其旧址即今日市公安局机关所在,开门即见江洲。谶语预言县人在科举考试中,必然会摘取进士甲组第一名的桂冠,俗称点状元。

芳洲以其独特的地形、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景色,吸引着游览者的目光,勾引出游览者的雅兴。千百年来,骚人们唱出了首首佳作,共同吟咏她的风姿。清末人陈广昌等编辑的8卷《渌江诗存》和近年醴陵市档案局编印的《渌江古今诗词选》先后收集了不少这类吟咏。本文选介其中4首醴陵籍才子的作品。

第一首是明朝唐寅的七律《春日眺状元洲》:

笔峰斜峙渌江中,两道文光湛碧空。

汀草烟含宫锦绿,岸花光映杏园红。

争夸灵杰当年盛,共拟昌期此日逢。

古谶久虚终必应,迅雷何日起鱼龙?

诗作者唐寅,字时亮,并不是自诩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字伯虎)。唐时亮于永乐癸卯(1423年)乡试中举,历任州训导,府教授,因才华横溢而深受王室器重,曾受命纂《史学提要》,泸州一带文士共仰其贤才而尊称之为“唐泸州”,就像唐代岭南文人们尊奉柳柳州一样。

唐寅诗前两联描绘江渚景色,强调春光明媚。你看,状元洲身活像县里的文笔峰斜峙江心,中分二水,映射出两道文光,带着书卷气直冲深蓝的云天;碧绿的洲草如烟似雾,流淌着宫廷翠锦的韵味;艳丽的杏花,映照得满洲通红,真是春意盎然!后两联夸赞南宋当年科场涌现的人杰,同时又展望着美好的科举前景,深信古代谶语终究会变成现实,不该总是虚话。哪一天突然一声霹雳,鲤鱼跃过龙门,化蛟而腾飞在太空,将会给县人带来无比的惊喜和无上的荣光!

历史隧道纵穿300多年,县境又有一位才子,咏唱状元芳洲,他叫贺之理,字涵三,是清乾隆壬子科(1792年)举人。史志称赞他才华出众:慷慨评论时政,倚马可致万言;辨析经史疑难,能发前人未发之精义。时人尊之为醴陵才子。他的组诗(七律八首)《咏醴城八景》中有《状元芳洲》一首:

碛砾双江落锦沙,月明桥畔忆蒹葭。

碧桃夹岸三春浪,琼杏中流十里霞。

盛会共知传谶古,何人羞道锡名赊。(通赐)

儿回梦到蓬瀛路,云水天涯共一槎。

贺诗先写洲分二水的清澈,浅濑晃映出美丽的沙石历历可见,再写卧波长虹近岸和洲渚上的碧桃杏。在这诱人的景色中,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在洲头追忆着自己崇拜的偶像,即南宋时县里的那批先贤,深信夺取状元桂冠的佳期,指日可待,不会太遥远。结尾还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到自己梦游海外仙山,在云水相接的天边泛舟,与自己景仰的人们一道共同追寻理想境界,其实就是想要达成状元及第的宏伟目标

唐、贺这两首诗,都收录在《渌江诗存》里,也都被选刻在醴陵一中校园石刻《瑞渌碑林》中。唐寅诗由市文化局前局长刘放年书石;贺之理诗由一中当年在校生王钰林书石,字迹秀丽,刻工精巧。

第三位咏唱芳洲的醴陵才子叫傅熊湘,字文渠,号钝安,先后曾在渌江、岳麓书院就读,受业于名儒吴德襄(称三)、王先谦(引之)。留日归国后与宁调元(太一)共创《洞庭波》,与胡适同办《业旬报》,与柳亚子等为首结集“南社”,主编《南社湘集》。诗社同仁誉之为湘东才子。晚年回乡,为主修被战火焚毁的古渌江木桥为石拱桥奉献了全部心力。

19259月,渌江石拱桥竣工,他兴奋地写下了一首200行的七言古风《渌江桥诗》,其主要内容是歌颂陈盛芳慷慨输资的高尚德行和他创造性地施工造桥的精湛技艺。诗中有十余行涉及状元洲的改造,可自成节段。当时修洲已纳入修桥规划,是修桥的附属工程,因为管理、维修渌江桥的常设机构,即桥公所和修桥经费募捐碑亭等,概建在洲上,故咏修桥而写建洲并非离题。《渌江桥诗》中的相关节段写道: ……

更作旁桥与洲接,芳洲自弊渌水低。

遂置公园辟榛莽,乃除驰道平町畦。

夏屋渠渠开广座,牙签浩浩抽鸿词。

坐憩得书消永昼,游赏有花随四时。

秋千渐逐人声起,蹴鞠时因浅草佳。

余事因应归教化,岂同妄作恣恬嬉!

当时旧制宁有此?邑乘所记犹堪追。

……

节中先写洲桥相依,再叙营建情况:辟荆棘、平菜圃,改跑马场,营建楼房,添置图书及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目的全在于提高国民素质,这些都是县里史志上从未记载过的创举!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几分骄矜,读者似乎能从中窥见他那眉飞色舞的自豪神情。傅氏曾一度担任湖南省通俗教育馆长和省中山图书馆长,对抓这类工作,堪称驾轻就熟。可没料到,他这一创举,竟给芳洲的历史命运定下了基调。自此,除20世纪40年代末期几年,芳洲曾暂作醴陵公医院院址外,其余持续数十载,一直是县里的民教馆、文化馆、图书馆、文体局等机构的驻地。

延至80年代初,醴陵另一位才子陈粹劳,同样以歌颂市里群众文化建设的同一主题,抒发了他重回故里,畅游芳洲的情怀。他的五律《游状元洲并访醴陵文化馆》写道:

状元洲半亩,一水镜新磨。

东阁藏青简,长虹卧碧波。

菁莪资作育,杨柳共婆娑。

无分窥堂奥,临风任啸歌。

陈粹劳字允遐,号耷翁。工诗、善对,为南社成员,被湖南吟坛誉为醴陵才子。陈曾先后任邵力子、陕西省政府、国民政府总统府秘书、编审等职。解放战争爆发,陈与众多湘籍高层军政人士弃暗投明。新中国成立前夕,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宣布起义,其《致蒋介石电》、《告各军、师长及全体官兵书》、《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电》等重要文献,均为陈撰稿。

陈的五律写到了小巧的芳洲,平静的江水,卧波的虹桥,好一苑幽美静谧的天地;诗篇渲染出图书馆、阅览室的宜人气氛,最终落到化育人民群众这个关键上。“菁莪资作育,杨柳共婆娑”一联形象地写出了醴陵市树木、树人的业绩,应是诗眼所在。

作品吟成于80年代初,作者以省政协领导的身份,回乡视察,参观了醴陵一中和市文化馆。诗人惊诧于故里的巨变,在另一首词中唱出了“不似家乡,确是家乡,犹是西山枕渌江”之句,这等于说故乡巨变使得归来的游子也难以辨识,不敢相认了。作者在同一首词中还唱道:“来也匆忙,去也匆忙,不枉新诗采一囊”(《采桑子醴陵》)。作者深感这次回乡时间太紧张,虽说采风大有收获,但毕竟未能登堂入室,无缘细察故园深刻变化的本质因由,故而嗟叹。

傅、陈两才子是近、当代人,他们时刻铭记着孙中山先生的“必须唤起民众”之遗训,处处以提高国民思想素质为念。这种时代要求,自然要流溢于笔端,就像前述唐、贺两位才子念念不忘科举功名一样,都被烙下时代的印记,而且是那么深刻、鲜明。

顺应国家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形势的要求,如今市里正相应地大抓文化建设,状元洲已被辟为文化公园。这既是秉承,又是宏扬和拓展先贤们的历史遗愿。今日,洲上楼阁,美轮美奂;文娱体育设施,品种多样新鲜,洲上的市图书馆藏书日益丰盈。另外还选刻了大量古代名言警句和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于石台与华灯楹柱上,创造了浓烈的文化氛围,在醴陵文化史上平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此时,笔者暗想,如果在选刻上述众多的中华文化瑰宝的同时,还能适当地间杂一点诸如醴陵才子吟咏芳洲一类的作品,岂不将使这种文化内涵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浓重的地方色彩么?

(责任编辑:易小斌)



相关文章
2014-02-14 10:10:42
2014-02-14 10:10:13
2014-02-14 10:09:42
2017-07-11 19:53:37
2017-07-11 19:52:16
2017-07-11 17:40:36
2017-07-11 17:39:40
2010-03-30 16:33:11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