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茶陵苏氏宗族摭谈 >> 阅读

茶陵苏氏宗族摭谈

2012-10-13 20:23:22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480
文/苏海英


茶陵地处湘东南偏远山区,境内四面环山,涧深林密,古代交通十分闭塞。茶陵的东面,与江西省的莲花、永新、宁冈三个县不但毗邻,而且三国和李唐时期,几次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在中国古代兵连祸接民不聊生的动荡年代,人口迁徙流动密集频繁,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定的地理和历史关系,使得茶陵不但成为湘赣边界人口流动的门户,而且也成为绝大多数来自江西或由江西中转而来的,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移民的难得的栖息之地。茶陵县内130余个姓氏的族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史实。
茶陵谭姓与茶陵火田尹姓、严塘陈姓、中洲李姓和马渡马姓一起,是最早迁入境内的五支移民之一。其始迁祖谭可奕的入迁经过,颇具代表性。谭氏后人对此作了颇为详尽的记载:“可奕公居河南谭家河,后宦居金陵太平路当涂县贵游乡(今安徽省当涂县博望镇)。唐会昌四年(844)生子守禄。咸通元年庚辰(860)十二月,因江南人事多乖,天道不顺,雪深七尺,黎庶僵仆。翁有乱邦不居之意,遂携家由太平路徙居江西吉州,复由吉州泰和县早禾市乌龙山石壁下携子守禄徙茶陵,旧称十五都,地名邓塘居焉。”
同是唐末迁入的严塘陈姓,原籍江西泰和。其始迁祖陈惟克承袭其父亲潭州太守陈景汉——唐武宗会昌元年(841)进士,袭任星沙朝议郎。唐大中三年(849),职满离任。适逢江西军阀混战,天昏地暗。陈惟克于返乡途中滞留茶陵,并就此在茶陵繁衍生息。
中洲李姓的入迁经过几乎是严塘陈姓的翻版。其始迁祖李日余,原籍江西宜春,任职茶陵同知。同样因为江西战乱,卸任后留居茶陵。
中华苏氏的始祖叫樊,黄帝轩辕氏8世孙。樊约生于公元前2283年,善陶冶,发明制瓦。樊被封于昆吾国,故以昆吾为名讳。约公元前2243年,樊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被封为苏国国君,并赐以苏姓。苏氏以此始有姓。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初年,樊35世孙(苏)忿生,被周武王任命为司寇,以能公平量刑,善教化百姓著称。随着族群的繁衍,自樊到忿生,苏氏不断向四方迁徙。到南北朝(420-589)时,生息之地逐渐遍布河南、陕西、四川、山东、江浙、安徽、福建、江西等四面八方,逐步形成了河内郡、河南郡、陕西武功等苏氏望族,也次第涌现出苏秦、苏代、苏厉兄弟,苏建、苏武父子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等为代表的豪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状元,茶陵下东人萧锦忠于道光庚戌三十年(1850)在《茶陵云阳苏氏四修族谱序》中写道:“苏氏源出高阳,远有代系……汉唐则有平陵侯(苏)建、典属国(苏)武、并州刺史(苏)章、益州刺史(苏)味道,至宋仁宗朝有(苏)洵及子(苏)轼、(苏)辙,均以文擅名天下,号为‘三苏’。前后三千年间,或功勋彪炳,或文章璀璨。懿范雅操著于传,封章命秩载于垂。”对苏氏世系作了热情赞颂。其中所说“高阳”,亦即屈原《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一句中之“帝高阳”,黄帝之孙颛顼是也。樊为黄帝8世孙,高阳颛顼乃5世孙,故萧序称“苏氏源出高阳”。
与茶陵谭姓、严塘陈姓、中洲李姓等茶陵许多宗族一样,茶陵苏姓也是来自江西的移民,而且始迁祖入迁经过与上述三姓也几乎如出一辙。
《茶陵州志》载:(苏氏始迁祖)“苏谆字毅然,节操方正,学问赅博,著作典赡。授广东韶州路教授,以经术课诸生,所拔多知名士,时奉为文衡圭臬。”
据《苏氏族谱》,苏谆,生于元延祐甲寅元年(1314),殁于明洪武丙寅二十年(1386)。原籍江西泰和县早禾市七田里,“由荐辟官广东韶关路教授”。“毅然旧籍虔州(今江西赣州),元末至正(1341—1368)间,铎粤东韶州路教授。解组至茶之秦人洞,以兵故,乐其地,家焉。著有《粤东宦游集》《归田録》《孝友家训》。”元朝(1271-1368)末年,民变蜂起,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毅然公拖儿带女,颠簸辗转,“解组”返乡。到达茶陵时,江西早已是兵荒马乱,烽火连天。“以兵故”,毅然公终于滞留于茶陵云阳山南麓的秦人古洞周边。
秦人古洞是茶陵有名的古迹,后来成为茶陵八景之一。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以专篇《游秦人洞》作了生动描述:“又西一里,望见西南谷中,四山环绕,漩成一大窝,亦如仰釜,釜之底有涧,涧之东西皆秦人洞也。”群山环抱,古木蔽日;谷底一片冲积滩涂,开阔而肥沃;洞中流水潺潺,终年不断。兵荒马乱的年月,得有这样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去处,秦人洞实不啻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毅然公“乐其地,家焉”,遂于此生息繁衍。
定居境内,衍为宗族的苏氏,相当长时间内,只是茶陵一支寒族。但是到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苏氏宗族却创办了一家茶陵规模最大的宗族书院——寻乐书院。嘉庆十七年(1812),州贡生,富户苏奎元认为“士习之盛衰,视乎学校”,于是发动全族捐钱捐田,“谋修馆垣”。“余于嘉庆壬申(嘉庆十七年),鸠族之乐善者输捐缗钱三百余,积置田租五百硕,为设学宾贤之赀”。“相地于云山之南,距城西三十里许。其脉蜿蜒西来,蟠结是区。左右水绿山青,交拱环抱,莫测其际,信名教中之乐地也,而书院建焉。”道光十五年(1835),再次发动全族,对书院加以改造扩建,使其规模更加宏大。“肇于道光乙未(道光十五年)秋,阅三月告竣。”“额曰‘寻乐’,本濂溪告程子‘从静中寻孔颜乐’一语也……后孔颜而能寻孔颜乐者周濂溪、河南程子也。我书院额以‘寻乐’,窃愿学者寻理学之渊源,则宥密非隘,宇宙非宽;富贵何荣,贫贱何辱?俯仰间无非乐地。《通书》曰,‘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旨哉,言乎!”扩建后的书院,计有建筑正栋3进3栋,两侧厢房4列4栋,房屋80余间,学田1000余亩。规模之大,学田之多,皆居茶陵之首。由于经济实力雄厚,有能力延请名师,考课优奖族中子弟,茶陵名儒谭滋甲、状元萧锦忠等都曾应邀掌教于此。同治七年(1868),曾肄业寻乐书院的族人苏大治考中进士,不仅使寻乐书院名噪一时,而且苏姓也从此跻身茶陵名门望族之列。
《云阳苏氏分房序》有云:“元明迄今五六百载,向时阀阅贵胄,门第煊赫,不数传散落殆尽。而苏君毅然当戎马倥偬之会,独能开土筑室,以启后嗣。子若孙去秦人洞不远,岁时望林木繁茂,流水潺潺,曰,此吾先人遗泽也。於戏!可不谓久远乎?”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5-04-05 10:34:57
2015-04-05 10:34:28
2018-07-23 10:10:43
2017-07-11 19:32:03
2019-10-30 10:49:36
2019-10-30 10:45:06
2014-08-10 10:21:10
2017-07-11 17:28:37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