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湘东三县古县治地望考 >> 阅读

湘东三县古县治地望考

2013-05-10 18:04:38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96


                                             文/彭雪开


    一、攸县古县县治地望考
    攸县,古名攸,攸舆,以攸水流贯全县而得名。何时置县,《汉书•地理志》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攸县。这值得商榷。《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吴起相悼王(注:公元前389年)南并南越,遂有洞庭、苍梧。”其时已置洞庭、苍梧二郡。《史记•秦本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约在楚宣王八年(公元前362年),楚乘秦、魏大战,择机经略巴蜀、汉中,旋以枳东 (注:今重庆市涪陵一带),长江河谷,置巫郡,以长江之南盐泉区,置黔中郡。其时,湘东是否置县,史无记载。但据楚拓南疆,每灭一  侯国(方国、族国)必置郡、县的先例,应已置县。当然,这要进一步考正。
    不过,秦置攸舆县(攸县),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有明确记载。《华阳国志•蜀志》:“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等因取苴与巴焉。”八年后约在公元前308年秦司马错率秦军,攻取楚黔中郡,以商於之地暂置秦黔中郡。至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乃“发陇西,因蜀攻楚”,终于攻取楚枳地长江之南楚黔中郡,第二年蜀守张若乃克取巫与江南地,置黔中郡,始为秦36郡之一。今考其郡治由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迁驻今常德市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攻略南越时灭楚国苍梧郡,置秦苍梧郡。将楚攸舆县改称攸县,后因管理不便,便划归秦苍梧郡管辖。这便是《秦谳书》中所称的攸县。从该书所记载的平叛事件及依法追罚攸县令的情况看,其时攸县令有行政、统兵之权,县城有相当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
    公元前279年,秦置攸县后,属黔中郡,后属苍梧郡。置县后,县治首驻今柏市镇攸溪南岸一带,可能性极大。一是古县治驻攸溪南岸,已成定论。《水经注》:“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经其县(治)北。县(治)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在此文中“攸水”是指流贯攸县全境的一条河流,显然《水经》中“攸水”,即指今攸水;而“攸溪”,则是指攸水的上游。“溪”,《玉篇•水部》:“溪,溪涧。”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这说明“溪”本义为山间的小河沟。攸水全长约123公里,上游源头处,宽约数米,中下游宽约100~200余米,显然不能以“溪”称之。清同治《攸县志》认为:“此不易之说也。”这表明攸县是以攸水上游“攸溪”名县。二是攸溪得名,应源于“攸”。攸,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数条小溪,有曲行远逝之貌。段玉裁认为“水之安行为攸。”据初步考证,“攸”的得名与古越、楚人密切相关。约在“吴起变法”开拓南疆时,形成较为著名的地域地名——攸邑(极可能为战国末楚置黔中郡时,为楚设置攸舆县县治),为秦置黔中郡(公元前279年)攸县县治。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仍沿袭秦置“攸县”名(或以“攸溪名县”)。三是《史记•索隐》曰:(攸县)本名攸舆,例诸青有古名,当溯汉而上。这表明“攸舆”得名在先秦之前。清顺治《攸县志•序》:“攸在楚服之南,云迷九面,洄朔千折,河不容刀,涂难方轨,中原多故,士咸脱屣为凉士之依。”文中“河不容刀、涂难方轨”句,是说攸县境内有河流但容不下小船,有道路却不能两车并驱。这应是攸水上游攸溪一带地势,山川、交通、风物的缩写。清乾隆《攸县志•序》:“攸处长沙上游,山川辉映,中多奥境。”这也说明攸舆县得名,与今攸县东部“多奥境”相关。四是攸县柏市镇地下文物发掘,亦证明秦攸县县治,位在“攸溪”的地方。1985年以来该镇内发现有大型汉墓群,有汉“五珠”圆形方孔钱模具,这是攸舆侯国铸钱的明证。有封侯山,有上岭街遗址。这表明汉代以前,这儿有较大聚落城邑。史载楚拓南疆,每灭一侯国,必置郡县;以及战国时,“城”与“县”不分的惯例。今柏市镇柏市村至中洲村一带,极有可能是楚国在楚悼王时设置的攸舆县县治驻地。秦置攸县后亦为县治驻地。五是攸舆侯国设置,亦可佐证秦置攸县,县治驻封侯山附近。《史记•卷二十一》明载: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长沙王子刘苍为安成侯,遂有封侯山之名。宋《学林新编》认为:西汉封国之名与古县名同,原因是“古之封爵,多取县名。”这印证了约在战国末,确已设置攸舆县。为便于封国祭祀,西汉攸舆县侯国国治,应在封侯山附近,而攸舆侯国之封,极有可能是楚人“崇左尚赤拜东向,不忘宗祖之习”的遗存。秦置攸县,县治亦驻此。
    由此观之,秦置攸县后,县治始驻攸水上游攸溪南岸一带。清顺治《攸县志》:“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1984年《攸县•县治》“旧志载: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确实地址待考),五代后梁(907~923)时迁至今址(今攸县梅城镇)。”2002年《攸县•建置沿革》:“(南朝)陈(558~589)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洲。辛巳(561)湘洲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这与清顺治《攸县志》攸县古县治始迁的记载,刚好吻合。故秦攸县县治,历经西汉、魏晋,至南朝梁辛巳(561)年,已从今柏市镇攸溪南岸,迁至“攸江之上”。今考即今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有“古城城址”。之后,攸县县治历南北朝、隋唐约340余年,一直未迁。《大清一统志》记:五代梁(907~935)楚国迁攸县治于今址(今城关镇),虽未言明从何处迁来,据以上记载及考古遗址判识,应从今攸县网岭镇罗家坪迁来无疑。

    二、醴陵古县县治地望考
    醴陵。得名与战国末楚灭越,一支越人乌程氏后裔,迁居今醴陵市渌水流域北源,原醴陵县东漉山,伐木架屋,垦荒种稻,取清澈漉水(渌水)酿糯酒,故曰醴(甜酒)。其后,人口渐繁,子裔便沿漉水中游依山陵傍漉(渌)水而居,故得名醴陵。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乡侯。醴陵地名,始入国籍。东汉建武元年(25),分临湘县(今长沙县)东部,置醴陵县,以乡邑为县名,属长沙郡。自此后,县治迁移一次,县名不易。直至1985年醴陵由县改市,属株洲市。
    醴陵县置县后,县治始驻今醴陵市转步乡古城村。经地下文物及有关史料考证,至今学术界已无疑议。然而,醴陵县治迁徙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仍存三说。一说“醴陵迁治,当在东汉建安以前或建安初。”二说“唐武德四年(621)复县时……”三说“应在东汉置县后到汉末建安八年,公元37~203年之间。”
    经实地考察及翻阅有关国史地方志,我初步认定约在东汉延平元年(106)至东汉延光三年(124)之间,醴陵县治由古城村中三洲,迁驻今治。其依据:一是汉光武帝立东汉政权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较清明,社会较稳定,生产力有所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建武中元元年(56)“立夏,京师醴泉涌出,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上“甘露。”郡臣建议“令太史撰集,以传来世。帝不纳。”在这种政情下,醴陵县治迁移,难以提上议事日程。二是醴陵县治迁移,实与全国重大灾害相关。《后汉书》记: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至延光三年(124),68年内全国重大灾害(3个郡国以上)频发,大地震20次;大雨灾15次;大风灾7次;大冰雹5次;蝗、旱灾5次;疫灾1次。《后汉书•孝安帝纪第五》:元初元年(119)“春二月已已,京师及郡国四十二地震。或拆裂,水泉涌出。”《该志》记:大风、大雨、地震不绝,朝廷对全国性重灾,施以惠政,效果明显。约在这一时期,醴陵县治原驻今治约6公里渌水下游,这儿四向环山,渌水三面环绕,有台地不广,地势略平但局促,一遭大水易淹,加上地震,灾情可想而知,县治迁移,势所必然。三是这一时期,社会较稳定,国家储备充足。如《后汉书》记延平元年(106)至永初七年(113),全国性大雨灾、冰雹、地震、蝗灾频发,但朝臣仍调“零陵、桂阳、豫章、会稽租米,赈给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又调滨水县谷输敖仓。”而桂阳、零陵刚好属荆州刺史部辖。说明其时荆州所辖郡、县,即使大灾年间,也储备充足。长沙郡也属荆州刺史部,是全国最富足之郡,为何未调租米,以赈全国别的郡、县?唯一的解释是这一时期,醴陵也遭受了重灾,要迁移县治,醴陵县属长沙郡,长沙郡便全力相助,拨大量租米供迁醴陵县治之用;其四,从东汉建武元年(25)至延光三年(124),各地郡县上言呈献“甘露、醴泉、芝草、嘉禾、凤凰、麒麟、黄龙、白鹿”之类吉祥物,有的确有其事,但大多无中生有,目的是吹捧皇帝,以图升迁显庆。如《后汉书》记:延光三年(124)春,“济南上言,凤凰集台县霍收舍树上”,结果皇帝对台县县长及县丞、县尉、吏卒,大加封赐。大灾之后,皇帝不但不制止这一类滑稽迷信之现象,反而大加奖赐。其时,醴陵县治,已刚迁驻姜岭之南东麓平岗之上,前临漉水(渌水),姜岭北西麓有山泉,泉水甘洌,可酿醇酒,于是有人便附和山陵下有“醴泉”,于是“因以名县”,造成自醴陵建县后,县治历驻此地的印象。其五,东汉永和五年(140)荆州刺史部(今湖南部分)官方地图册上,已明确标示。醴陵县治,已位于今治。1982年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地图册上,也作如此标志。这也佐证其时醴陵县治已从原治,迁驻今治。
    以后,县域时有撤并,复置后县域略有变更,而县治始终未迁。

    三、浏阳古县县治地望考
    浏阳市。《三国志•卷五十四》:建安十四年(209)“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注:今湖北省通城县)、汉昌(今湖南省平江县)、刘阳(今浏阳市)、州陵(今湖北省洪湖市东)为奉邑,屯据江陵。”刘阳县名,始见于此。清光绪《浏阳乡土志》认为,置县“必始于是时。”以后《晋书》、《南齐书》等史籍中,皆有刘阳县记载。直到南朝齐建武四年(497),改刘阳县为浏阳县,属湘州长沙郡。浏水仍名之。在长达288年的时间内,皆名刘阳县。然而,《水经注》:“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导源西北流,经其县南,县凭溪以即名也。”因此之故,浏阳县是以浏水名县,还是以“刘”名县,值得进一步探讨。
    我认为刘阳实为汉景帝时期,长沙定王刘发所置宗亲族邑。目前虽无明载,然而实有可能。一是《史记•五宗世家》注:“长沙定王发,其母为唐姬,原为程姬侍女,后因故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公元前158)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为首发动“七国之乱”。这一年刘发便选取临湘县东向浏邑为军事据点,为朝廷平叛制造箭镞,以忠皇室。二是《集解》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注:这应是庆贺朝廷平叛“七国之乱”之举)。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刘发由前四年的“失宠”封王,到四年后“得宠”添封三郡。实际上是汉景帝为奖励刘发平叛之功(制造箭镞),借故添封三郡。三是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等记载:孝景(前)二年,复置长沙国,封刘发为长沙国定王,改国号为定王发六年(公元前154)。之后,长沙定王刘发子裔,公元前129年刘苍封为安成侯,刘福为容陵侯(今湖南安仁县地及攸县小部分地);公元前125年刘则为攸舆侯,刘欣为荼(茶)陵侯(今茶陵县及炎陵县地)。唯独今浏阳市,既不置县,又未封侯,其主因可探讨。但最有可能是,刘邑为长沙定王族裔封地,位在诸侯之上,又属军事要地,故不记于史籍。刘发封族邑后,取“浏”之谐音,去三点水,以姓氏名地,故曰“刘阳”。三国吴孙权置始“浏阳县”,旋改“浏阳”为“刘阳”。取“浏”之谐音,以刘发族邑为名,表面上以示对刘氏宗室的尊重,实际上为拉拢刘氏皇亲势力,扩允自己谋取天下,这很有可能。
    浏(刘)阳置县时,县治始驻何地,历有疑议。经查考实驻居仁镇(亦名居陵镇,今浏阳市官渡镇治)无疑。其一,数朝官方地图表(册)上,已标示县治驻居仁镇。三国吴永安五年(262),荆州剌史部地图表上,已标示刘阳县治,位于居仁镇。南朝齐建武四年(497),在荆州、郢州、湘州地图表上,也有同样标示。隋大业大年(612),江汉沅湘诸郡地图表上,浏阳(由刘阳改称)县治,驻居仁镇。其二,《旧唐书•卷四十》:“浏阳,吴分长沙置浏阳,隋废,景龙二年(708),于故城复置。”清同治《浏阳县志》:“唐景龙二年复析置浏阳于故城。”“故城”,当指居仁镇。直至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江南西道地图表上,才明标县治,已从旧治迁驻今治(今浏阳市老县城)。其三,清光绪《湖南通志•古城考》:“浏阳故城在今浏阳县东……隋大业初,省入长沙县而故城废;唐景龙初复置,即今治;元初迁居仁镇;明初复唐旧治。”文中除唐景龙初复置今治,与《旧唐书•卷四十》“于故城复置”,有出入外,余无疑可辩。其四,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今大围山镇治(左东门市),出土南宋古钟,上铸“大宋国潭州浏阳县流阳乡金溪北十二都金钟山,绍熙二年(1191)。”今考“流阳乡”当为“浏阳乡”,以谐音避同名而记。民国《上东义举志要续编》:“大溪北至金钟桥以西,接达浒,曰‘金钟’。”今仍有金钟、金钟山、金钟桥地名。旧《浏阳县志》也载:明代前全县有七乡,明初始为四乡。浏阳乡(流阳乡)应为七乡之一,明代四乡之一,地望应在浏阳市东乡,即浏阳河源大溪流域内。其五,经笔者实地查考,又据当地冯姓族谱记:冯姓先祖于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从江西省迁居浏阳桥港(今官渡镇云山村),元末由再迁官渡老街经商。由此观之,今官渡镇治一带,古属浏阳乡无疑。

    综上所述,浏(刘)阳置县后,县治始驻今官渡镇(居仁镇),可以成立。唐开元年间(712~741),浏阳县治从古治迁今治。元初又迁驻于古治(居仁镇),明初又迁回今治。迁今治后,是驻今老县城内,还是老县城原“东街口旧城隍庙一带。”仍可探讨。但已属同一驻治范围内,可视为同一古城扩展而已。

注释:
1、4、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2、6、彭雪开著攸县地《名源流考》,湖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刘向明著《从张家山汉简《奏献书》看汉初吏治的特点》,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1页。
7、湖南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攸县志》,株新出准字(2002)第062号,攸县博文印刷厂2002印, 第50页。
8、9、10、醴陵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醴陵市志》,湖南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1、古建佳著《这山这水这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2、13、14、15、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6、153、147、159页。
16、中华书局编辑部校勘《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34页。
17、中华书局编辑部校勘《南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65页。
18、中华书局编辑部校勘《史记•卷五十九》,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72页。
19、20、2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第49-50、26-27、26-27页。
22、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编《浏阳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第748-749页。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5-07-11 16:40:30
2015-07-11 16:39:54
2018-01-29 22:19:37
2015-04-05 10:26:25
2015-04-05 10:25:46
2015-04-05 10:24:34
2018-01-29 21:51:44
2015-01-06 19:12:14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