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往事如烟 >> 潘汉年夫妇在洣江茶场二三事 >> 阅读

潘汉年夫妇在洣江茶场二三事

2016-11-15 16:24:12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1354

文/邓 辉 苏 民

  潘汉年(1906年—1977年),江苏宜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隐蔽战线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部长、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职。1995年,被打成“内奸”,1963年,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刑15年,1982年8月平反。1975年5月,潘汉年夫妇被安置在湖南省洣江茶场(现湖南省茶陵监狱)。1977年4月14日,潘汉年在长沙附二医院病逝,妻子董慧1979年2月在洣江茶场医院病逝。

一名“重要犯人”

  1975年5月的一天,洣江茶场接到了省公安厅的紧急电话,上级要求茶场立即派人到长沙,会同省里的同志前往北京接一个“重要犯人”。
  茶场党委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党委会议决定安排场属公安派出所副所长张孟良同志前往省公安厅报到。
  5月23日,张孟良清早赶到省公安厅,省公安厅李科长接待了他。原来,公安部通知湖南省公安厅,将关押在北京秦城监狱的“反革命犯”潘汉年移送至湖南省的劳改农场安置管理。
  领受任务后,张孟良与省委组织部肖锋同志办好相关手续,于5月27日晚上乘特快前往北京。5月29日,张孟良、肖锋赶到北京公安部时,接待他们的领导告知,潘汉年已由公安部派人会同秦城监狱的同志一道送往湖南。
  这一下可把他们急坏了。自己刚到北京,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就被告知要接的“重要犯人”却被送走了,所以,只得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张孟良回到长沙后立即前往省公安厅汇报情况,却得知潘汉年已由省公安厅安排送往洣江茶场!
  原来,潘汉年于1975年5月27日被遣送往湖南,5月29日到达长沙,随即由湖南省公安厅劳改局派专人秘密将潘汉年送往洣江茶场。于是,洣江茶场成为了潘汉年、董慧夫妇晚年的居住地,也是他们夫妇的最后栖息之所。

简陋的居室

  安置像潘汉年这样“高规格的犯人”在洣江茶场当时还没有先例,而省公安厅对如何安置也没有明确的指示。茶场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出了几套方案。一是在一队干部职工家属区建一栋房子安置二位老人,这个地方既远离场部机关,又能够保密,不引起场内及社会上的怀疑,但是,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远离场部中心,安全工作不好做。二是在五队安置,这个队是茶场的最东头,距场部机关最远,这里全部收留就业人员,就业人员中成分复杂,有国民党战犯、土匪恶霸,还有形形色色的刑满释放人员。就这样,讨论来讨论去,党委会开了5个多小时,已是凌晨一二点钟了,还不能敲定。
最后,场党委书记、政委郑喜春同志一锤定音,他说:“同志们提议的方案,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都不便于安置潘汉年这样的人,潘汉年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只是晓得他是从北京送来的,上面也没有说明他的具体身份,要求我们一是要保密;二是要做到安全,万无一失。我看可以安排在场部中心,与我们的干部职工住在一起。
“我个人提议,将场部机关的小澡堂进行改造,改为一卧一厨,派出所也好做安全保卫工作,对内对外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郑喜春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赞同,原场部机关的小澡堂被改造成一间一居室的小平房,作为潘汉年夫妇在洣江的起居室。
条件虽然很简陋,但见过大世面的潘汉年夫妇却没有任何怨言,没有向上级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当茶场领导征求他们的意见时,潘汉年连声说:“可以,可以。”

寻找《鲁迅全集》

  一天,潘汉年找到郑喜春和朱少章同志说,他已经到了这里一个多月,行李还没到。特别提到在他的行李中有一箱《鲁迅全集》,还是蔡元培先生亲自书写的“鲁迅全集”四个字,篆刻在箱子上面的。
  从潘汉年急切的谈吐中,郑喜春政委感觉到潘汉年对他的这一箱书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郑政委立即把张孟良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严厉地批评了他:“人没接到,行李又丢了,这是怎么办事的?!” 张孟良一听领导这样的批评,当时吓住了,当即向场领导表示,“行李丢失了,我去找。一定把行李找回来。”
   郑政委见张孟良态度诚恳,也就没再说什么,并同意他再去长沙查询。张孟良再次赶到长沙,大约是1975年7月初了,他首先找到省公安厅劳改局李书庭科长,说明了来意。李科长听到情况反映后也很着急,并马上与公安部联系。很快,公安部有了答复:“潘汉年行李随人发出,到站是湖北省的茶岭车站。”得到这个消息,张孟良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湖北省赤壁县的茶岭火车站。
  终于,在该站的货运房发现了潘汉年的行李六大件(其中有两个大箱子,四个大包裹)。当看到潘汉年视若生命的装有《鲁迅全集》的箱子完好无损时,张孟良终于放心了。
行李的失而复得,让潘汉年夫妇很欣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洣江茶场的领导的认真负责,感受到八年多来从未有过的温馨。

遥望井冈山

  洣江茶场群山环抱,风景独秀。潘汉年常常坐在家门口,眺望东方绚丽的山峰,凝视着这伟岸的山峦,追寻着三十年代曾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茶陵距离井冈山有多远?
  凭着自己对地理环境的判断,他认为他现在居住的这个群山环抱的茶陵县一定距井冈山不远。一天,潘汉年碰到甘本义同志,问道:“甘场长,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地方是不是井冈山地区?我曾在井冈山工作过。”甘副场长感到十分惊讶,仅仅二、三个月,便能判断出这就是井冈山地区,真是不简单哩!
  潘汉年也不禁向甘副场长回忆起在中央苏区工作的情形。那是1933年5月,27岁的潘汉年奉命撤离上海来到中央苏区,他走遍了瑞金、兴国、宁冈、遂川等县的山山水水,但未曾到过茶陵。1934年10月上旬受党中央委派,潘汉年和何长工一起去寻乌,与国民党南路军司令陈济棠的粤军代表谈判,并达成协议, 为红军长征顺利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创造了有利条件。直到遵义会议后,潘汉年 奉中央之命前往上海,恢复党的地下工作,演绎着他一生的精彩传奇……
  甘副场长听了潘汉年的讲述,非常感动,由于当时情况特殊,甘副场长只好安慰他说:“过去你为革命作出过贡献,但是现在组织有规定,这里就算是井冈山,我也不能带你去。 你生活上有困难,随时可以跟我讲……”
  茶场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理解和善待,让潘汉年夫妇感受到了久违了的人间真情,常常被干部职工的关爱和尊重激动得老泪纵横。

思念周总理、毛主席

  潘汉年夫妇最大的喜好就是喜欢听半导体收音机,这样他们可以及时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有时侯比茶场领导还要早知道一些国内重大事件。
  1976年1月8日清晨,天寒地冻。早起的甘娭毑听到了哭泣声,马上叫醒儿子甘本义 :“好像潘汉年他们两位老人在哭嘞”。甘副场长马上从床上爬起来,披了件大衣来到潘汉年的居所去看。果然,两位老人泣不成声。
  “潘老,哭么子咯?”
  “甘场长,周总理去世了!”
  甘场长向党委通报了情况,也证实了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只是,当时潘汉年并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在病重期间,都念叨过他,曾表示对“曾经忠实地为党工作过的潘汉年尚未恢复名誉感到不满。” 当然这是后话。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噩耗传来,举国悲哀。洣江茶场也设立了哀悼毛主席的灵堂,本是安排全场干部、职工参加吊唁毛主席活动的。
  潘汉年夫妇迫切地想到毛主席的灵堂前表达他们的哀思。他找到时任场长的朱少章同志,他声音哽咽地说:“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也想参加悼念活动,是不是可以?”
  朱少章同志考虑了片刻,打了一个手势,肯定地说:“可以,毛主席逝世,全中国人哀悼,你们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潘汉年推着轮椅上的董慧,来到毛泽东主席的灵堂,在毛主席的遗像前进行三鞠躬。能够亲自来到毛主席的灵堂表达自己对主席的深切哀悼,潘汉年夫妇很知足。哀悼完毕后,他们对着在场的干部、职工也鞠了一躬。然后,默默地离开了。
(责任编辑:卫 华)
相关文章
2017-07-13 10:44:18
2017-07-11 19:54:55
2019-10-30 11:08:14
2019-10-30 11:06:59
2019-10-30 11:05:48
2014-02-14 10:04:42
2019-10-30 10:13:21
2013-11-23 20:29:25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