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湘东论坛 >> “动力文化”刍议 >> 阅读

“动力文化”刍议

2010-09-06 15:36:00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 浏览:150

 

文/刘强                             

    在株洲所辖的醴陵市,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试验田,他利用“远缘杂交优势”,产出的水稻作物高产优质,世所钦羡。袁隆平先生打破世界性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禁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我想,可以用杂交优势的观点讨论文化。可以说,“动力文化”也是一种拥有“远缘杂交优势”的文化。

在株洲市第六次文代会上,市长王群先生作了一回别有生趣的讲话,他对于打造株洲文化城市,在硬件建设方面有很好的设计,他设想的“三步曲”很能鼓舞人、感染人。我听王群市长演讲次数有限,但赞赏他的雄辩,赞成他“动力株洲”的提法。株洲是一个工业动力城市,除了电力机车、航空、汽车工业等项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动力外,锌、铅合金、硬质合金工业等,也是动力工业所不可缺的。我在这里和市长做一个呼应:“动力株洲”的文化,也应是“动力文化”!株洲文化的特色,是以大工业“动力文化”为特色!它不仅同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株洲“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就其文化而言,是火车驮来的“融文化”,汇聚全国优秀文化的“杂交”优势,乃炎帝文化、古潭州文化(在株洲则为“槠洲”文化)、老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和全国各地“舶来”文化即大工业“动力文化”的“杂交”——四项文化“远缘杂交”,以大工业“动力文化”为核心,是富有“远缘杂交”优势的新型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是有根有蒂的,株洲文化的根在哪儿,蒂是什么?

株洲文化属于古潭州文化一支,最早有炎帝文化的文脉延续(三国时株洲为建宁郡,炎帝时即隶属于长沙,那时炎酃称为长沙鹿原陂),后有屈原楚文化的熏陶(屈原乘船经由湘江至九嶷山:“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并作《九歌》含《湘君》、《湘夫人》等),至唐代得杜甫诗文化的哺育(大历四年(769)二月,杜甫溯湘水而上,过株洲共计三天,宿两晚,作诗《宿凿石浦》等多首),明代以后,直接受茶陵诗派李东阳叹息苍生”诗文化(如《筑城怨》等)的涵养,文化渊源既深且长。

炎帝、屈原、杜甫、李东阳等,都是一个时代文化巨人,他们所缔结的古潭州——槠洲文化,便是株洲文化的“血缘”,成为株洲文化之根。

新中国成立以后,株洲由原来湘潭一个古镇,于1951年建成县级市,后来因为京广、浙黔两条铁路大动脉于此交汇,又有湘江纵贯北去洞庭、长江,拥有特别交通枢纽优势,国家“一·五计划”多个大型项目便落踞于此,很快升级为省直辖市。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少企业,调集设备和人员,纷纷支援株洲建设新型工业城市,各地外来优秀文化纷纷在株洲汇聚和落户。于是,古潭州——槠洲文化和全国各地“舶来”文化,形成“结缘”,这种结缘是互动的、有机的,也是原创的。因此,株洲文化在本质意义上,便是一种大工业“动力文化”。

大工业“动力文化”颇富诗性。株洲文化,也是一种诗性文化。我认为,株洲大工业“动力文化”的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20个字,即:怀抱理想,讲求科学,不断超越,合力创造,持续创新。其核心精神是“合力创造,持续创新”,含蕴着人类最高的人文关怀精神。只有坚持“合力创造,持续创新”的文化精神,株洲才能走向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前列!

如果说,古潭州——槠洲文化是 “根”,那么,全国各地“舶来”优秀文化,便是株洲文化的“蒂”,新的株洲文化可谓“根深蒂固”,富有文化互动力和亲和力。

站在中国《周易》文化的高度看,大自然的本质就是二元互动,即阴阳互动。阴阳交泰,诞生宇宙。大自然丰富多样,形成为文化之后有其“返璞性”,即简化和升华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古潭州——槠洲文化的简朴性即阴性,和各地“舶来”优秀文化的“可塑性”即阳性,形成阴阳交泰,成就株洲文化的开放性,而不是封闭性,这就有了株洲文化的种种“远缘杂交优势”。

如果单就古潭州——槠洲文化而言,它可能是“唯我独尊”,一山不容二虎。但是,全国各地“舶来”优秀文化的阳性渗透,打破它的“独尊性”,而它的“舶来”性是可塑的,富有可塑性,彼此粘合塑造了株洲文化的开放性,这是株洲文化的独到优势。一句话就说全了:“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也就是“阴阳交泰,创造和谐”的意思,因而株洲文化深深地含蕴着“和谐”基因。这就是说,株洲文化成为一种“异类”文化,它的可塑性与和谐性是天然的。那就是,这种“异类”文化是新生的,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新型工业文化,表现为“你、我、他”共存的和谐品质,又具有现代工业的创新精神,跳脱存在主义“他者即地狱”的思想局限。

所以,株洲的“动力文化”,得益于现代工业的和谐品质与创新精神。株洲文化的“心”(核心价值),是开放的,包容的,丰富多样的,可塑可形的。株洲的“动力文化”,包容了古潭州——槠洲文化和“舶来”优秀文化,从一元而至二元并存,并且努力走向多元化。株洲的“动力文化”,容忍他者与差异,少有排斥性或曰排他性,更有一种“在别的文化中发现我们自己”的优势。

株洲“动力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于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和整体观,形成一个活跃的网状式互动体系。株洲“动力文化”,也像“动力株洲”的整体性一样,不把疆界绝对化——如果它也有疆界的话,也是网状型疆界,它以古潭州——槠洲文化为“根”,可以接受各种“舶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与之结“蒂”,彼此的影响和渗透也是互动的,以其互动性形成最大整体优势。这种相互间的渗透和影响,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愈是生动有力的文化,就愈要依靠杂交授粉使自己繁茂地成长”。因此,我们可以强调,株洲“动力文化”——远缘杂交”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开放与和谐的优势

我们从植物学、人种学观点看,同一文化即单一品种文化,偏执于地方性文化,是带有封闭色彩的,容易出现偏执,不利于和谐。“杂交优势”的对应是“近亲繁殖”——强烈地排斥他者。而“远缘杂交优势”,从情感到血缘,它就不只有一个“爸妈”,从精神到肉体,也不只是一个“种父”,这就有了天然的开放与和谐优势。

株洲文化,杂交——“动力文化”,没有自在的“中心主义”,它是庄子的“齐物论”,物物平等,各有尊严。这里,便要说到杂交——“动力文化”另一个特征:“宇宙意识”。株洲“动力文化”的视野广袤无垠,是一个活跳的宇宙“大观园”。它的眼睛是“禅眼”,是超越两只眼睛的“第三只眼睛”——灵视,属于富有灵性的灵觉。这,也就构成了株洲“动力文化”的“宇宙意识”。

我曾经说过,株洲是一个翱翔的城市,那么,株洲“动力文化”——“远缘杂交”文化,也是一种翱翔文化,它展开双翼翱翔于宇宙!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0-04-18 21:33:07
2010-11-17 23:27:07
2010-11-17 23:26:22
2013-11-23 20:07:07
2010-11-17 23:24:57
2018-12-27 17:34:46
2013-07-04 09:41:22
2013-07-04 09:40:2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