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湘东论坛 >> 刍议茶陵“南宋古城”历史文化街的保护 >> 阅读

刍议茶陵“南宋古城”历史文化街的保护

2015-01-06 19:10:27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475
 

文/王薛刚


茶陵“南宋古城”,继被批准为“湖南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又和“茶陵古城墙”一起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茶陵县委县政府打算复原被毁部分,加以保护与开发。其初拟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街”采用了在百姓中流传的“八总”,以及媒体报道中的“秦汉马道七总八总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说法,但这种规划这与地方志的记载差别很大。笔者认为,作为“历史文化街”的保护,必先重视其史的真伪。
茶陵南宋古城始筑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次年初成;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于城西展筑之,视旧广加四里”;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重修”;民国时期耒吉公路东接主街(出口)后,民国二十二年(1933),又将街道拓宽,民国三十三年又被日机炸毁,后再作补修,镶嵌料石街面;解放后的1952—1973年,又先后六次翻修改造;1980—1990年又改造重筑街面。经过长达759年中的多次修葺后,其大貌就是今天我们仍能看到的古街,即从今铁犀广场口沿街而下坡的“屯下”起,止于今二中左后的“南门洞”,再左拐至今被修复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的一约长两千余米的街道。其街名《茶陵州志》均有记载,结合一些调查考究,其实况如次。
现能见茶陵最早的明•嘉靖四年(1525)版《茶陵州志》(下称“明志”)的“城池”篇中记有“东街、南街、北街、西街、中坝街”;同治九年(1870)版,即古代茶陵最后一次续修的《茶陵州志》(下称“清志”)的“城池”篇中记为:“中坝街、东街、南街、北街、西街(自治前起,沿街以总计,出紫门外为三总,迤西至九总而止)”。在“地界”篇中则记城为:“城内东为一总,西为二总”;“城外起三总,终九总”。两州志上都绘有“州城图”,与上之街名相关信息仅“明志”上有“便河”边注有“中坝桥”;“清志”文字记述仅在“学校•学宫”篇中提到“学正署”是“捐资买中坝街刘佐臣房屋一所改为学正署,地在滕王庙东数十步,乾隆间随学迁遗廨售刘姓”。这两处涉及街的记述:“明志”的“便河”上的“中坝桥”在《清志》改名为“旧濠桥”。从图上位置与示意图看应是展筑城时,西加四里,遗留下的原宋筑城池的护城河一段未填埋,可能为城中用水所需而存,其名至清有更改。“滕王庙”“旧濠桥”“文庙”“学正署”在《清志》的“州城图”上看为相邻近一组建筑群。《清志》上“沿街以总计”,不见“中坝街”,说明此街小,也已衰落,因迁新建“文庙”(原在西郊)、“大学士祠” “李公祠”(李东阳)、“尊经阁”“考棚”“训导署”和改刘姓屋为“学正署”所占,故此街也就不存在了,今也找不到任何痕迹。
茶陵古代街“沿街以总计”,与湘潭市古城街有“十七总”“十八总”之称一样,应缘于“一总”这个词:“一总,加在一起(计算)”(《新编汉语词典》,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6年10月第三版)。“南宋古城”在乾隆年间重修,大学士彭维新撰有《重修州城记》,附录于“清志”,记有“马道七”,“州城图”上已绘出。故非“秦汉”时所筑,也非称“总”,也不位于“七总八总古街区”。 “沿街以总计”,仅“一总”、“二总”为“马道”旁。“自治前起”,即旧衙门(今“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前起,至“迎薰门”(今存,老百姓俗称“南门洞”)左拐至“大城门”(原南宋古城始为五城门,康熙年间才增开此门并命名,同治年间改为“文星门”)左为“一总”;从“大城门”右起,经“滕王庙”至“紫微门”为“二总”(因“出紫微门外为三总”,唯“大城门”入出有二马道,东、西街以此分界),也就是“城内东为一总,西为二总”。但从今实地上看,“紫微门”已封闭,门内为今“星星学校”,故现存古街从“星星”校门左拐,一段不远又左拐,才出“通湘门”(今称“迎湘门”),可至“三总桥”。“紫微门”何时封闭,未见地方文献记载,但原城门砌为城墙后下嵌有一石刻,风化严重,个人力不所及考证。
“三总”,从今实地看,有一半边街后临护城河面向“通湘门”及城墙,原“紫微门”前也有一半边街后临护城河面向其城门与城墙。两半边街构成“八”字形(老百姓称“八字街”)至“三总桥”,再过桥后五十米止,有“文革”时为“城关卫校”房(今存)止,为“三总”。“四总”是从“卫校”起,止于“福音堂”(今存);“五总”,从“福音堂”起,止于“茶亭巷”(今存);“六总”起于“茶亭巷”,止于今“洣水街居委会”左拐弯处;“七总”起于“拐弯”处,止于今一中校门面向对面街一小巷(小巷处“文革”初还存二“贞节坊”,不久被毁);“八总”是过“三总桥”不远垂直于“三总”的“高基巷”(今存);“九总”是今“洣水街居委会”斜对门一误订牌为“学门前街”的巷道。“学门前”为今“洣江书院”前一沿河半边街,2005年此街已拆,建为“进士长廊”和“沿河风光带”的一段。明代知州林廷玉建洣江书院,作“记”时,称书院“墙之南为街”。
今见的茶陵古街,街道的宽度,“三总”至“七总”除人行道外,有效街面宽保持7米多,“一总”至“二总”,无人行道,宽处有7米多,窄处不足5米。这都是几经拓宽才有的,所谓“拓宽”,令各店自拆门面往里收缩,才形成今见的宽度。“八总”“九总”未能拓宽,“八总”一边街是沿护城河岸而建,“九总”一边街是沿洣江河岸而建,都为背靠水,无余地可收缩,大约“八总”“九总”比较好地体现古代街道面对面古街风情。
南宋古城的街,在古城保护规划中已定位为“历史文化街”。从定位角度来看,应注重其民俗文化的价值研究与开发。茶陵古街有的房屋是商居兼而有之的古宅,有的是前店后宅,有的是下店上宅,且工商杂居。城内以“工”为主,即传统的手工业的小商品生产,系家庭式手工业作坊,从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到各种生活用品、食品皆能生产。城外以“商”为主,多为以江西为主的移民,既经营本地能生产的小商品,又经营从外地贩运来的商品,形成城乡交换,繁荣了茶陵的地方经济。改革开放前这条长达两千余米的街道,是茶陵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县委、政府等机关建在“七总”延伸街附近,若比作一条“长龙”,则处龙头地位,到现今才扩建新城。
古代茶陵经济是伴随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而发展起来的,所谓“经济重心”,指我国北方发展先于南方,由于战乱多,造成北方人不断南迁,不仅使南方劳力增加,也带来了北方的先进文化,至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从茶陵全境族谱查证,县志载唐代迁入落户9姓,宋代14姓,元代11姓,明代达23姓,清代少也有10姓,从而构成茶陵人口以移民为主体。其文化为外来与土著相融合,而形成“农勤于耕,士勤于学”(《明志》)的风尚,宋代就有状元谭用式,使茶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是略弹丸南服”(《明志》)名扬天下。其人才辈出,按当时湖南道监司赵天弼所说:“江南三省,湖广得才,为近古湖广省湖南得才为最多。茶陵隶湖南,得才比各郡县尤为多”(《进士题名记典》,《清志》);至明清更是“一州形胜雄三楚,四相文章冠两朝(攸县陈珪《茶陵春望》,《清志》)。传统的文化教育成就,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源于茶陵人吃苦耐劳、艰苦踏实、一丝不苟、俭朴勤奋的精神。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古街的这些传统产业在不断消逝,抢救性的保护迫在眉捷。现行许多举措如陈列展示、制作影视、塑造模型,能让人从中学习历史、认识民俗文化,在一饱眼福中认知过去、珍视今天。这种文化的价值,同样是“文以化人”,即教育感化人。
(责任编辑:卫华)



相关文章
2018-12-27 17:34:46
2010-04-18 21:33:07
2010-11-17 23:27:07
2010-11-17 23:26:22
2010-11-17 23:24:57
2010-03-30 16:19:07
2010-03-30 16:18:13
2010-02-03 11:46:2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