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工业文化 >> 忠诚的援助 深厚的友谊——苏联专家在三三一厂援建的故事 >> 阅读

忠诚的援助 深厚的友谊——苏联专家在三三一厂援建的故事

2016-09-08 22:20:16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315

文/文代明

  从1951至1959年,有苏联的4批38名航空工业专家应聘到国营三三一厂援助建设。在三三一厂创造的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等光辉业绩中,凝聚了这些国际友人的贡献。全厂职工也清楚,我们是在百事从零而发展壮大为我国飞机制造骨干企业的。苏联专家从基本建设、科研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都给予过忠诚的援助。

堵缺口 电话凑效
带徒弟 苏义成家
  试制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爱姆十一”时,国内航空器材的生产,基本是个空白。但试制计划却又三次推前,器材供应方面的难点更为突出。其中有100项缺口,若按正常程序向苏联订货,显然是“远水难救近火”。向其他国家采购吧,由于美国纠集非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严密封锁禁运,也是有钱无处买。
  情急之下,在部里担任供应顾问的莫洛斯托夫同志亲自挂长途电话,向苏联航空工业部供应局告急求援。通话一个半小时,将100项器材逐一说清楚后,他已是满头大汗。
  不到一个月,这批器材全部如质如量抵达工厂,保证了“爱姆十一”的顺利降生。
  我国与苏联签订的《苏中航空工业协定》,1951年3月1日获得苏联政府批准,一批苏联专家应聘来华援助航空工业建设。当年9月,以苏宾为总顾问的首批14位专家到厂服务。随后的9年之中,4批专家在帮助三三一厂完成新机试制和成批生产的同时,培训过5000名次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其中受其直接培训、指导的达359名,授课400次。他们还对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694条建议。
  接受对口培训的生产长苏义同志,1953年被选调来厂之前,是位领导土地改革运动很出色的县委书记。通过苏联专家格鲁斯科夫的传帮带,他由航空工业的门外汉迅速变成了内行,胜任起生产长的职务,并接替到总工程师岗位上,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第一批专家。

制新机 延期回国
破关键 抱病工作
  尼·亚·柯列斯尼柯夫是1957年来厂援建的第三批(7名)专家,指导第二个新机670(仿苏Am-62)号发动机试制。他帮助解决了一系列问题。样机进入试车阶段,他日夜守护在现场,随时指导排除故障,保证了该机于当年顺利试制成功,并使生产平稳进行。
  670号机试制刚刚告捷,紧接着又开始了811号的试制任务,这是三三一厂第一次接触喷气涡轮发动机,困难殊多。已决定于1958年冬季回国的尼·亚·柯列斯尼柯夫同志,视中国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欣然接受延长聘期,指导811号机的试制。他所提的18条建议,全部付诸实施。帮助工厂在7个月内,成功试制出了样机,创造了高速试制新机的范例,贡献卓著。所以,三三一厂在连中三元的喜悦中上书北京,建议以局长名义向这位苏联朋友颁发感谢状,褒扬其功绩。
  客驻三三一厂的苏联专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忘我地工作,每批都有许多感人的事例。初到株洲的斯比利多诺夫,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酷暑常常使他夜不能寐,却每天照常上班。瞧着他那疲乏的眼神,翻译人员不得不劝他休息。但他却含笑地说:“我到中国是帮助建设的,不是来休息的。”“爱姆十一号”试制期间,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工作到深夜。有次,为解决一个技术关键,连续干了36个小时。即使在病中,也惦记着工作,要求翻译员随时向他反映情况。指导工人操作时手指被刮伤,他依然不歇地工作。“工作,是最大的安慰!”这是他的一句大家最熟悉的口头禅。

救工人 专家奔忙
寄邮包 心系中国
  初冬的一个下午,寒风习习。苏联专家斯多廖洛夫从车间返回办公室途中,一阵急切的呼救声让他停下了脚步,顺着声音寻去,只见有个工人修下水道时,被崩塌的泥土压埋着。一位同伴边掏土边慌忙地呼喊。专家打算急往下跳时一想,等两个人掏空这堆土,被压的工人不就完蛋了,必须多找些人来,于是急步朝车间奔去。
  事不凑巧,翻译员不在,急得他比手划脚,以生硬的汉语说道:“快呀!快呀!”“人、人、人!”几个在场人员似乎懂得了专家的意思,便顺着他指的方向跑去。斯多廖洛夫考虑到,被压的工人被救出来时,也许是气息奄奄了,应马上送往医院。于是,他转身跑上楼。车间办公室人员见他气嘘喘喘,头上冒汗,估计一定有急事,赶紧找来了翻译。他要翻译员通知医院赶快派救护车来。
  多亏职斯多廖洛夫的奔忙,那位工人被及时送到医院,挽救了生命。大家不约而同地夸“索维特斯基,达瓦列士,赫洛绍!”汉语的意思是“苏联专家好!”感受到国际主义光辉的职工们,常用这句初学的俄语,赞扬这些苏联同志。
  有一天,工艺科的负责人被一件来自莫斯科的沉甸甸的邮包感到疑惑。大家小心地拆开一看,里面全是为解决50号发动机漏泵问题的技术资料。其中有不少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上面是密密匝匝的铅笔注明。还有一摞工装夹具图纸和检验卡片、化学分析技术资料。三张打印的建议书上,末尾的署名是B·金一戈。
  B·金一戈,大家熟悉和亲切的名字,尊敬的“德路格,达瓦列士,乌奇切利,衣、斯别阿利斯特”(汉语音译,即“朋友、同志、老师和专家”)。他回国前对主管负责人说:“漏泵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我回国后,再作研究,了解苏联工厂是怎样解决的,一定寄些资料来供你们参考。”三个月之后的这个邮包,给大家带来了兴奋和友谊。

深秋夜 异常火警
众口夸 专家机智
  1955年深秋的一个夜晚,生产区南部某处大火冲天,两车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紧张的一阵水射之后,火被扑灭了。
  “同志们,你们好呀!”两句生涩的中国话使队员们朝那边望去。原来苏联专家组组长克利文秋柯以及厂长、总工程师、生产长等负责人都站在那里。队员们纳闷,他们怎么知道火场在这里,而且来得这么快?原来,这是克利文秋柯同厂长们商定,为增强安全意识而安排的火警演习。早几天,他带领有关人员悄悄架起房子,放进各种易燃杂物和煤油。点火后,他们藏到了别处,暗中观察队员的业务素质。
  专家表扬队员后,和蔼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队员们都笑着,也被感动了。随之,在职工们的言谈中,又多了一个苏联专家重视消防工作的故事。
  增强安全意识,做好防火工作,苏联专家既提建议,也身体力行,白利斯·莎尼柯夫机智灭火的故事传播全厂。
  一天,航空发动机的运转试验程序正在进行着。突然,一股烈焰带着腥昧从机器的管口内冲喷出来。霎时,在场的人们慌乱了,有的去抢灭火器,有的不知所措。幸好,试车专家白利斯·莎尼柯夫沉着冷静,机智地摘下自己头上的帽子,箭步抢上去,将帽子紧紧捂着冒火口。隔绝了空气的火焰很快熄灭了,他微笑地指着灭火器材对大家说:“不能用这个。否则,发动机会报废!”在场的人员都松了口气,也学到了经验,并以感激和赞赏的目光望着这位机智沉着、
临危不乱的专家。

拳拳心 苏宾忘寝
悠悠情 卡罔溢泪
  1954年金秋,新中国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通过长期试车合格后,接着进行国家鉴定委员会的考核验收。当225小时的验收试车接近尾声时,发动机滑油系统出现了金属末子。这表明金属零件很可能受到意外磨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保证试车顺利进行。在这关键时刻,专家组长苏宾同志顾不得盛暑的酷热、蚊虫的叮咬,亲临现场指导,几天几夜地盯着试车台,直至试车验收完毕,他才放心回到寓所休息。
  苏联专家的真挚友谊、无私援助、精谌技术和高度责任心,铭记在全厂职工的心里,也载列于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史册中。
  过河不忘搭桥人,卡冈的名字与我国第一枚空空导弹的诞生密切相联。导弹被命名为“霹雳一号”,用于飞机攻击空中目标。卡冈是应聘到三三一厂的第4批苏联专家,也是援助空空导弹试制的唯一专家。
  “霹雳一号”生产线,创建于1959年初,下半年全面铺开试制工作。卡冈是这年11月9日到厂的,因当时中苏关系开始产生一些障碍,聘任未满而于1960年8月11日,突然被苏方紧急通知离去。但是,卡冈工作热情,传授技术不保留。讲授测试设备的构造、维护和操作知识时,边讲解边示范,效果很好。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很喜欢他。然而,卡冈的突然不辞而别,大家不可理解,他自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事情发生在是“霹雳一号”正处于前途未卜的关键时刻。
  刚刚诞生的“霹雳一号”,被送往西北某空军基地作空中实弹射击时,没有击中目标。脱靶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茫然失策,卡冈焦急地思考着。偏偏在这个时候,卡冈又遇上突如其来的事——苏联驻华大使馆通知他,必须立即离开这里,并且不得途经株洲。从靶场直接抵达北京住到大使馆。他对这一突然的变故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膀,向中国同志歉疚地说了声:“我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消息传来,令人惊诧。厂长郭固邦当即派遣总工程师苏义、导弹总设计师朱传千携带礼品,赶往北京为卡冈送行,同时了解脱靶的原因。料想不到的是,他们在苏联大使馆门前,被挡驾了。其理由是一条,除翻译人员外,干部与技术人员不能接触卡冈。然而,苏方人员却不知道朱传千是总设计师。朱传千当即以纯熟的俄语介绍自己:“我是做翻译工作的。”对方望着朱传千那干瘦的体型和衣着,又跛着左脚,不像是高层人士,就允许他与卡冈相见,并限制了接触的时间。他们自然不可能多交谈,卡冈只能将导弹的一些重要数据抄给了朱传千。
  “相见时难别亦难”。惜别时,卡冈同志紧紧握着朱传千的手,噙着热泪说:“今后不论两国关系如何,我们私人间的友谊是长存的!”
  卡冈回国后,遵照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的指令,部里、局里和空军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厂所、院校的负责人,云集于三三一厂的专家招待所,查找靶试受挫原因。群智群力,经过三个月的“会诊”,从图纸资料,光学、电子、自控、火药、机械加工、成附备件,装配质量等方面详细查找,都找不出制造方面有问题。总设计师朱传千拓宽思路一想,问题是否出在发射导弹操作方面呢?随即,再次进行打靶试验时,发射了4枚“霹雳一号”,击落了4架靶机。“霹雳一号”试制成功了!原来,上次试射脱靶的那场虚惊,是由于飞机雷达没有校准而造成的。
  “霹雳一号”空空导弹通过国务院组织的以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为主任的国家鉴定委员会认可,并且获得国务院特种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投入批量生产,1964年,荣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50多年过去了,苏联“老大哥”卡冈同志啊,我们尊敬的专家!中国同志永远不会忘记苏联专家的深厚友谊、诚挚帮助和卓越成就!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2-07-20 16:15:12
2018-07-23 11:02:51
2012-12-29 09:19:38
2012-12-29 09:18:14
2012-12-29 09:16:23
2018-07-23 10:19:49
2012-10-13 20:37:50
2012-04-27 08:34:16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