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历史人物 >> 王船山的攸县三友 >> 阅读

王船山的攸县三友

2011-02-05 13:39:17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466

/谭特立


王船山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清之际,朝代更迭,战乱不已。文人故旧吟诗唱和,或闭门著书,或遁迹山野,大都不愿出任为官,宁愿过着清贫隐居生活,有的甚至出家当了和尚。王船山和攸县的文人交往甚多,他到过攸县的司空山、宝宁寺,热爱攸县。在策划反清的衡山起义时,曾把攸县作为战略退却据点。这里介绍他和刘友光、释万峰、陈耳臣的交往,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幅明末清初文人生活情趣的真实图景。

一、诗友刘友光

刘友光,攸县香山刘氏人,原名自煜,字杜三。明崇祯九年(1636)丙子举人,主编过清顺治版《攸县志》,曾为沙河知县,后升行人,末上任即病逝。

刘友光与王船山友善,清代罗正钧在《船山师友记》中介绍:“杜三诗凄切婉秀,王船山在《沅湘耆旧集》收录其一百三十首,一时故臣遗老多有酬赠之作。”刘友光与船山多有诗歌酬赠。王船山对刘友光的诗颇为称赞,他在《南窗漫笔》中说,刘杜三自煜,虽自托于竟陵,而不全堕彼法,往往有深秀之句。清顺治八年,刘友光将赴福建就任,途经衡阳,夜宿前溪,作《夜宿前溪见寄》诗赠王船山:

 飘零吾久矣,离乱欲何之?

 愁绝遥天碧,衷余斫地诗。

 南音同在耳,西爽独支颐。

 相见情无限,何能尽所思?

王船山出身丧乱之际,比刘友光晚了6年才中举,正准备进京会试,农民革命风暴席卷湖南,他和哥哥介之不愿与起义军合作,拒绝了张献忠的聘请,以避兵乱为名,逃往南岳莲花峰下隐慝。清顺治五年(1648),明臣何腾蛟乘机在湖南发动反攻,王船山受到鼓舞,认为为民族为国家出力时机已到,毅然与南岳僧人性翰组织队伍发动衡山起义,但起义很快失败,王船山受到追剿,不得不离开莲花峰,南奔肇庆,献身南明政权。刘友光来到衡阳,不见王船山,哀思绵绵,写下这首“何能尽所思”的诗寄给王船山。

王船山见到刘的诗后,称赞刘诗“固自恻恻,警人不昧”,立即作诗答:

 野渡乱云寒,冬郊草尚青。

 停车随雁阵,寄梦到渔汀。

 卧病逢摇落,闲愁半醉醒。

 明朝相劳河,时事不堪听。

同年,刘友光又有《寄王而农山中》诗:

病鹤无枝带箭飞,经年荒秽惜鱼矶。

绕床行脚同香板,衷筑当筵仍故衣。

筑室喜闻名士并,望门真被酒佣非。

一蛇雾隐南天远,锦上何人问割腓。

王船山读诗后,称此诗“亦足增人怆然之怀”。

刘友光与王船山是一对诗友,共同之处是隐逸山野,不愿出仕。虽然刘友光在清初任过沙河知县,但他在《邓阜山》一诗中说道:

叠级开云谷渐深,穷猿到此想投林。

鹿麟洞下松涧雨,鹤步凉追竹里音。

丹灶可延亡命客,黄冠难遂故园心。

彩云南望销魂尽,留得余生学醉吟。

诗言可衷,是不能不出山的心声。

二、师友释万峰

释万峰是攸县宝宁寺住持,名智韬,字舌剑,系禅宗曹洞宗30世孙。俗出衡阳刘氏名家,与王船山同乡。清康熙癸卯(1664)从衡阳来攸县。这位“道高门峻”的禅宗大师,在住持宝宁寺期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修复寺院,初具规模,使之成为曹洞宗后期云门系活动中心;一是编纂了《宝宁寺志》。300年前,为寺院修志是极为稀罕的事,当时修志规模较大,万峰禅师邀集省内外进士,举人等名人90余人参加编修。王船山是应邀参加修志的首席人物。《宝宁寺志序》就是王船山写的。王对万峰从衡阳来攸县是支持的,他溯源了解宝宁寺的历史之后,在序言中首先对佛教禅宗的发展作了“禅分五叶,其茎二也”的精辟论断,称赞“宝宁西南岳,东江西”是“二茎之所自”。赞扬万峰禅师修志是“拚除于榛莽”,“辨其异同,判其昭昏”,“唱宗风,修胜地”,“良法界之大观”的盛举。

万峰禅师写诗作文造诣极高,《船山师友记》说万峰有诗文30集。《宝宁寺志》中收集万峰语录达6000余言。王船山在《宝宁万峰大和尚语录叙》中评价说:“师以此录向尽未来人,索宝宁米价,有能具一实眼者,虽百世犹旦暮遇之也。”赞扬万峰语录所具的深远意义是“具眼当颅,破心出汗,频伸一攫,威震天日”。

万峰来攸县后,曾三次回衡阳,写下《三过东山吟三复》诗文,因不见船山而心情“迟回恻尔”,称其“无愁人不知愁耳”。王船山见到三复吟诗后,在《万峰和尚三复吟题词》中说:“老汉以我为无愁人也乎?无愁者而后可与语愁,吾将与禅师游于溟滓之郊而得之矣!”表达了双方生死之交的感情。

王船山和万峰诗文交往甚密。王在《七十自定稿》中有《代书签舌剑韬》诗:

水东浮岳阜西,鱼书遥问武陵溪。千峰访旧孤轮月,双脚难拚一寸泥。大誓余生闻虎啸,衰年残梦弄驴蹄。东山只履归何日?日软烟柔一杖黎。

诗中道出他们情同手足,急切希望见面叙旧的感情。岂知万峰和尚急于与王船山见面的思绪更加剧烈,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这位12岁出家,一生与佛结下不解之缘的大师忽然写信给船山,提出“不愿成佛,愿见船山”的渴求。然而,他来不及与船山见面,在写信后的第二年,竟唱着“月满乾坤水满溪,我唱还乡曲曲西,果熟枝头蒂自落,永不人间借岩楼”的《临终偈》而圆寂了。王船山终因未复见万峰而深为遗憾,作五律一首以为悼念。

 大笑随吾党,孤游有岁年。

 从来愁虎啸,几欲试龙渊。

 别路琴心迦,他生锦字传。

 瞿塘烟棹在,水接湘川。

“洣水接湘川”,王船山在悼念诗中结尾的诙谐不幸被言中,康熙三十年(1691)他走完了人生的历程,与万峰禅师同游溟涬共语“无愁”话去。

三、挚友陈耳臣

陈耳臣,字五鼎,攸县官田人,明崇祯年间贡生,官耒阳教谕,会诗文,著有《雨余堂文集》。耳臣性耿介,刻苦自励,乱后隐居深山,皈依宝宁寺万峰禅师名下为在家居士。他与王船山友好,时通音讯。康熙十三年(1674),因湖南被吴三桂所据,王船山在外避难,收到陈耳臣远寄的一组“咏雪”诗后,称赞“耳臣老矣,新诗犹丽”。并立即和诗四首相寄,其中《初雪》云:

 居然穿雨际,的的炫轻盈。

 高阁今相望,遥心一倍生。

 玄云光渐曙,浅水影微萦。

 经岁含情待,天涯已赠琼。

称赞陈耳臣的赠诗如玉似琼。在《访雪》中说:

弥望仍清迥,还疑溪外踪。

鸿飞昨日影,龙蛰几株松。

曲曲忘前迳,山山遂一容。

抚筇谁早过,麈迹恰迎逢。

清康熙十三年,正是康熙帝力排众议,下令“撤藩”之时,吴三桂首先反叛,打着兴复明朝的旗帜,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指挥军队进攻湖南。此时的王船山虽已隐居衡阳金兰乡的茱萸塘专心著述,但仍怀“故国之恩”,不辞劳瘁,往来于湘乡、长沙、湘阴等地,密谋进行反清活动。“鸿飞昨日影,龙蛰几株松”流露了他以前没有誓死与清统治者周旋,达到挽救永历政权的遗憾;而在“扶筇谁早过”垂老之时,仍然怀抱反抗清朝的决心,进行秘密活动。

同年冬,王船山又有《寄怀陈耳臣兼怀安福陈二止》诗中云:

缑山丹榭梦中秋,疏雨湘波一寄愁。老大乾坤添戏局,萧条风月识中流。维摩香饭聊长袍,鲁壁衷弦未易酬。为访华山酣睡客,可容长笑指神州。

陈二止,名观,江西省安福举人,甘贫砥节,安福失守后,与妻室诀别,寓食于攸县山寺,粗砺不给。王船山以志趣相投,亦为至交。他和陈耳臣等都是明朝遗老,不得已后来隐居山中,陈耳臣做了佛教徒,陈二止成了隐士。王船山在诗中指出,“维摩香饭”,“鲁壁衷弦”,终不可酬志,只有华山论剑,武装起义对抗清军,才可“长笑话神州”。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2-12-29 09:23:06
2012-12-29 09:22:15
2012-12-29 09:21:06
2010-04-18 21:52:34
2010-04-18 21:51:40
2010-04-18 21:51:06
2018-07-23 11:05:40
2010-04-18 21:49:5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