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地名文化 >> 建宁县治略考 >> 阅读

建宁县治略考

2016-09-08 22:05:13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234
 
               文/彭雪开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三国志·魏书·武帝传第一》《资治通鉴·六十七》等记载:东汉建安十九年至二十年(214-215)间,设立建宁县,属三国吴长沙郡。《晋书·地理志》《宋书》《南齐书》《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亦有建宁县之载。2015年《湖南行政区划大典》:“东汉建安十九年间(214~215),三国吴置建宁县,建宁故城即今株洲市区”。因此,东汉建安二十年七月间,三国吴设置建宁县。
  建宁县治,历驻何处有三说。一说三国吴置建宁县后,县治首驻槠洲旱草坪,即今株洲市东湖公园(明清时习称旱草坪)。目前主要依据:一是清光绪《湘潭县志·卷第四之一·山水》载:“同治初,土人郭氏宅旁山裂甚广,下有甓砖,方若城基,疑必陈前之遗址矣。”此载遗址,当为旱草坪一带。因旱草坪一带有山岭不高;有株洲水(建宁港);傍岭有大片平垅。这与清光绪《湘潭县志》记载之地貌特征,基本相符。
  二是佘意明《株洲文明史略》引株洲《易氏家谱》记:清代今株洲市区诗人易慎谷,刻有《蝉鸣集》。其中有《建宁故址》诗云:“碣断碑残历岁华,建宁遗迹渺难查。汉家争割东流逝,晋代山河落日斜。荒坂何年名旱草,平桥空自说长沙。预知化鹤人归晚,城郭人民感慨赊。”在这首诗中,明确指证:建宁故址,在旱草坪。此诗中出现“旱草坪”“平桥”“长沙”等地名。这表明当时旱草坪的“平桥”还存在,依易慎谷推测,这应是建宁县治联接长沙郡治的桥梁。
  三是今株洲县龙船港镇原王十万乡挽洲村(2015年,王十万乡棠市乡合为龙船镇),有旱草坪。清光绪《湘潭县志·卷第一·中星图说》中有挽洲旱草坪,即指此地名。这当是吴太平二年(257),建宁县治从槠洲旱草坪,迁徙淦田的确证。这为建宁县治槠洲“旱草坪”的移借地名。实为建宁县治旱草坪随迁之人之一支,定居挽洲后,以“旱草坪”为名,是对原居故乡地名的一种思念。这种“移借地名”在明清之前,存在不少。
  四是今株洲市东湖公园的一带老人,曾在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发掘过东汉未方形砖块。可惜未经考证及保留下来。由以上判识,建宁县治,首驻槠洲旱草坪(今株洲东湖公园)无疑。
  《宋书·卷三十七·州郡三》:“衡阳内史,吴孙亮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都尉立。”辖县七,其中有“湘西令,吴立。”而其时长沙内史,亦辖县七。其中有“建宁子相,吴立。”由此可知:吴太平二年(257),吴立湘西县,县治据考在今株洲县原堂市乡土城村。《湘潭县志·卷第一·中星图论》:“湘西故城在今湘潭县南一百六十里。按旧志称晚(挽)洲旱草坪有故城。”(即原王十万乡挽洲村,亦名荷包洲村,可能其时湘西县治首驻今挽州村)清光绪《湘潭县志》亦云:“吴废帝太平二年,分长沙西部都尉,立衡阳郡,治湘南,又置建宁县。”“淦田亦为建宁故城,盖吴置湘西后移治令”。清光绪《湘潭县志·卷第一·沿革图说》:“吴又割湘南以东及攸醴陵为建宁县,治株洲。后徒治淦田,淦田有古城基,今犹为建宁乡则建宁新城之。”
  由此推断:吴太平二年(257),建宁县治由槠洲旱草坪,迁徙至今株洲县淦田镇淦田村。其时,吴为扼守空灵峡(即今空洲),防蜀渡湘江东进,只好将建县治迁淦田。清光绪谭沄《湘潭古城考》:“建宁有新旧二城,旧城在槠洲,吴所立。新城则在朱亭淦田之间古城巷是也。”《水经注·湘水》中明载:“湘水又北经建宁县,有空冷峡,惊浪雷奔,濬同三峡。湘水又北经建宁县故城下,晋太始中立。”这表明新城在淦田,故城在槠洲(今株洲市区)。曹敬庄主编《株洲市文物名胜志·古文化遗址》载:今考株洲县淦田镇建宁村片湖组,有建宁古城遗址。《水经注·湘水》言“晋太始中立”。当为建宁县治,又复迁回槠洲。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建宁县治又复迁槠洲。彭雪开《株洲古今地名源流考释》载:“因魏咸熙二年(265)十二月,魏元帝禅位,晋司马炎取曹魏立晋国,吴元兴元年(264),吴景帝病死,四子皆幼弱。其时东吴(257)年已置湘西县,治今株洲堂市乡土城村(即古城巷),加之东吴北有强晋压境,南有交趾叛乱,为防司马炎南侵,建宁县治又从淦田迁徙槠洲……”以捍卫长沙郡。
  建宁县治回迁于何处?今有二说。一说建宁县治复迁于今芦淞区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街79号近资福寺一带(参见《株洲文物名胜志·建宁故城遗址》)。二说复迁于旧地即旱草坪(参见佘意明《株洲文明史略·寻找建宁故址》)。这较可信。但至唐初又从旱草坪,迁入株洲水下游资福寺附近,当有可能。
  清光绪《湘潭县志·卷第四之一·山水》的记载:建宁县治于之前266年,从淦田复迁于槠洲旱草坪。该《志》“沿革图说” 云:“同治初,株洲人得甓砖若城基,则建宁故城之迹。”清光绪《湘潭县志·卷第一·中星图说》云:县治“一城未几而复迁故处”。这表明建宁县治,时隔10年又复迁于原址旱草坪。南朝陈时,建宁县治,仍治原址。
  唐初建宁县治,从槠洲旱草坪迁入株洲水下游入湘江口不远处的资福寺附近。一是槠洲建有资福寺。共和国《株洲南区志·宗教》:“唐天宝十年(757),在境内义渡街(后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街79号)建资福寺。”又传资福寺,始建于梁武帝时。清光绪《湘潭县志·佛寺表》:“资富(福)寺在株洲,田册四亩。”该寺是否建于梁武帝时,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建于唐天宝年间,应可信。据株洲《易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十三年(1415),易氏先祖告老还乡,捐献私地重建株洲资福寺(即今株洲芦淞区老资福寺,参见佘意明《株洲文明史略·寻找建宁故址》)。我认为时隔658年在故址重建资福寺,当有可能。
  二是隋开皇九年(589)至唐武德四年(621),建宁县废、置交替(参见彭雪开《株洲长今地名源流考释》),唐武德四年(621),建宁县治旱草坪,因水患严重,加之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商贸活跃,交通局促,于是顺株洲水迁徒至资福寺一带(今芦淞区建宁街道办事处南湖塘)今考株洲攸县、茶陵县治,均从攸水上中游、茶水上中游,下迁至新址。长沙浏阳市亦如此。由此可见,隋唐之交,古县治纷纷顺境内主干水系下迁,成为一种趋势。
  《新唐书·地理志》载:唐贞观元年(627),建宁县并入攸县,唐天宝八年(749),原建宁县域,绝大部分并入湘潭县。至此后建宁县及县治,国史无载,仅见于地方文史及文人诗文中。
(责任编辑:黄声波)
相关文章
2017-07-13 10:46:14
2017-07-13 10:45:16
2010-04-18 21:54:22
2010-04-18 21:53:28
2014-08-10 09:30:54
2012-02-02 14:23:59
2014-08-10 09:30:02
2012-02-02 14:23:28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