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栏目设置 >> 溯源沿革 >> 炎陵客家人及客家文化 >> 阅读

炎陵客家人及客家文化

2013-11-23 20:21:07 来源:《湘东文化》杂志网--株洲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株洲市委宣传部主管 浏览:1664
                                           文/谭立曲


几千年来,炎陵地处大山深处的“蛮荒”之地,为躲避灾荒、战乱、间或来拜祖朝圣等,不断有外来人口迁入定居,尤以粤、赣、闽诸省“客家人”入居为甚。如今全县20万常住人口,大致有13万多系客家人,占了近70%。客家人的居住劳作面积也占了县城总面积2030平方公里的2/3以上,在炎陵的东南片山区大部分为客家人聚居。长期以来,客家人与土著居民交汇融合,形成了炎陵多姿多彩的县域文化,而客家文化传统也在其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传扬和发展。客家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支,“客家话”甚至享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美誉。因此,研究客家文化对于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意义不容忽视。炎陵县作为客家人的主要集居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交汇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发掘、整理、研究和传扬。
一、炎陵客家人的来源和分布
1、主要来源
炎陵县的客家人大多为清代迁入。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清顺治五年(1648)起,县内迭遭南明军队与清军掠杀,旧志称“湖南兵寇于兹区”,加之瘟疫流行,人口减损大半。至顺治十一年,全县人口仅剩5400余人。顺治末至康熙初,县内战争稍息,为避兵乱、躲薙发、逃丁银,加之朝廷强制“迁海”, 闽、粤、赣等地居民大批涌入县内。康熙中期以后,朝廷鼓励垦荒,以上三省向炎陵移民更胜初期。到乾隆三十年(1765),县内人口增至80 120人,其时“四方杂处”“各自为俗”。清代中叶,江西、广东、福建等地的商人与手工业者又纷纷徙足炎陵。据炎陵县志记载,清康熙中期后,至乾隆十七年(1752),新开垦荒地3.45万亩,茆花岭一带山地,方圆数十里均因“粤民奋力垦辟而靡有隙地”。同治十年(1871),全县118 381人,其中“原籍”27 221人,外地迁入及其后代91 160人。
2、大致分布
炎陵是一个“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域和庄园”的山区县,山地面积占了全县总面积的86.9%。自明清以来,在这“八分半山”的重峦叠嶂中,生息繁衍着从粤、赣、闽各省辗迁而来的“客家人”。
据《酃县志》记载,客家人自宋代开始陆续迁入酃县(今炎陵县),现在炎陵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近70%。全县16个乡镇(包括一个农场)均有客家人居住。但从聚集密度上看,海拔高的东、南部山区乡镇客家人密度大,海拔低的西部丘陵地区客家人比较少。其中,分布最为密集的是:东部的十都镇,占94.6%,约14 000多人,万、尹、龙三姓为土著,仅占全乡人口5%。沔渡镇占90%,石洲乡占100%。南部的水口镇占89.98%,策源乡占97%。西部的丘陵地区,大多为本地人居住,客家人仅占39%左右,但地处西部山区的船形乡,客家人却占85%。可以说,客家人分布居住在全县各个乡镇,早已是客居炎陵不是“客”。
据1994年版《酃县志》记载,“宋代迁入12支,元代迁入9支,明代迁入20支”,而“清代县内共有移民123支迁入”,其中“广东的乳源、梅县、惠州、龙川、长乐、兴宁等地迁入61支。福建的汀州、上杭、连城、武平等地迁入9支”。从支数来说,清代广东、福建移民占了多数。此外,江西迁入的33支移民中也有一部分是广东、福建辗转而来的客家人。
二、炎陵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
炎陵由于客家人口比例大、居住分布广,所以客家民俗风情成为炎陵影响最大、覆盖最广的民俗文化现象。炎陵客家文化有自己的特点:
1、源远流长的方言体系
炎陵客家人使用的是客家话,这种客家话是客家先民南迁的过程中与南方的其它方言互相融合,形成的一种和北方方言不同,同时又异于南方方言的一种新语言。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据众多学者考证,客家人拥有最远古的语音,源自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古汉族语言。《诗经》中诗歌的用韵和唐诗、宋词中的用韵随处可见客家方言语音特征,因此客家话有古代汉语“活化石”之称。
炎陵客家语言有东南片之分。东片客家话保留全浊声母V和半元音J,有卷舌音,无撮口呼;南片客家话以上四个特点刚好与东片相反。有些地方的客家话声韵似客家,调值象本地,人称“半山谣”。客家话与本地话经数百年交融,除语音仍维持各自的系统外,词汇和语法已大致趋同。
客家话与非客家话区别是很明显的,不是客家人,很难从发音上听懂对方说话的意识。如:马给(读gei)——什么,昼边——中午,赖拐——男孩子。
2、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寻根意识
(1)崇尚祖先
客家人对祖宗的崇尚,主要体现在族谱的编修上。
2004年重修的《叶氏族谱》中载:叶氏之系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子聃季之后,至沈诸梁生于春秋,超迈等夷,尝慕孔子之道,而欲亲炙者也及为令尹、司马于楚有功,封为叶县,因以为姓。南宋时,85世祖叶大经,河南汴梁(今开封)人,住福建制置使。南宋时,在文天祥抗元失败后,中原动摇,大经公就免官告退,流寓广东梅州曾井。
(2)重视祭祀丧葬
客家人很重视血缘亲情,崇敬血脉源头的列祖列宗。在客家人简单的行李中,有的会带有一部族谱;有的会带一个香炉钵;有的甚至带有祖辈的骨骸,待安顿下来后,再就地安葬。如果有很多兄弟的家庭,各自迁徙时,祖辈物品就按辈份排行次序分带,甚至有的兄弟就到香炉钵中用红纸包上一点香灰,到了新的地方后,再放进新添置的香炉钵中烧香告慰先祖,表示没有忘记延续祖宗香火的重任。每年春节神龛上都要贴上祖制的对联,对联的内容含有姓氏郡望、祖宗源流或先祖事迹、警句格言等,意即不忘祖宗,发扬传统,祈求祖宗护佑后人。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都会专门祭祀祖宗。
炎陵客家人在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令期间,还会到位于县西鹿原陂的炎帝陵去祭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一般是家庭各自祭祀,也有自发组织一班人按古制礼仪祭祀。
安葬习俗,各地有同有异。炎陵县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大致是:送终、报丧、入殓、扎灵堂、接外氏、成服、点主、开祭、还山、卜三晨和做七、分手尾等等。
炎陵客家人重视丧葬,还表现在对“二次葬”的保留和继承。二次葬是新石器时代的葬俗,已不见于湖南当地。客家人来到炎陵后,在丧俗上,没有完全采取湖南的一次葬,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二次葬”。“二次葬”的使用,客家人以此表明自己在“死”的事情上有别于当地人,他们至死也要保留本宗本族的文化。
(3)严格的族规家训
客家人各个宗族修有族谱缅怀先辈,并制定族规家训,这些既是规定族人的行为规范,也是前辈对后辈的教诲。
如《叶氏族谱•家训十条》中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各安生理、无作非为、早完课税、择配婚姻、敬慎祭扫、务端学术”。 客家人就是在族规家训的约束和威慑之下,使族人形成勤、俭、厚、实的传宗治家之风,教育后人修桥铺路、行善积德,逐步演变发展形成具有客家特色的道德观念和文化思想,对客家后代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教化作用。
3、聚族而居,有强大的族群向心力
炎陵客家人一般选择聚族而居,他们主要居住在县域的东部和南部。而在同一地段居住的客家人,也喜欢以聚落形式居住。
聚族而居,是客家人生存的需要。外来客居异乡,想要在一个地方落下根脚,想要在别人的土地上开辟出生存的田地。族居比单独的一家一户客居要有优势得多。况且,一旦选择了居住地,防野兽,防匪防盗,也都需要族群的力量。
况且,大家一起居住,既有利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又能密切相互之间的感情联系。特别是在有事、有灾、有难之时,能寻找到更多的人帮助帮忙。
生于此,长于此,此地就是一辈子的牵挂。每一个客家人对家乡都有满腔的热爱,都有为家乡繁荣富足而不惜洒血流汗的牺牲与奋斗精神。
4、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人格品质
唐、宋、元、明、清时代,客家人迁徙到炎陵,多因为战乱。那时的炎陵可以说土匪横行,自然环境恶劣,客家人为了确保在炎陵能生存与发展下去,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就需要不断克服到达炎陵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大自然和战乱作斗争,在不断的抗争中求得生路,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炎陵客家人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逐步形成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
历朝历代,客家人忠勇、刚正,学文习武,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江西起兵,广大客家人等纷纷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朝腐败统治,众多客家人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1955年被授将军衔的炎陵籍张经武、廖海光,是客家子弟典范。他们出生在贫苦人家,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奋斗、拼搏和进取,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5、浓厚的客家民风民俗
炎陵客家的节日活动、婚丧嫁娶及山歌,都保留着浓厚的客家风俗。
客家人的节日除了与汉民族许多相同的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外,还有一些特有的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每逢佳节龙狮龙灯盛装登场,客家山歌唱响山乡,人们沉浸在淳厚的乡情族谊和艺术享受中,共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憧憬。
客家人至今保留着不少客家先民所留传下来的婚丧嫁娶及祭祀习俗。虽然有些习惯带有迷信色彩或属陈规陋习,却是客家人祖祖辈辈辛劳耕作、念祖思亲的真实写照。如择日、女子出嫁要“哭嫁”、讲究的“送亲”程序、撰写嵌名对联、喜“四六九”而忌“八”、妇女不裹足不抽烟等。古代客家姓氏建有祠堂,各姓氏宗族留有“公山”“公田”或店宇,其产值一方面作为每年祭祖开销,另一方面作为后代子孙的“奖学金”。现在的炎陵客家人仍保留着为贫困族人学子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
在炎陵县的广阔山乡,至今传唱着2000余首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与客家语言、风土民情息息相关。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2009年2月,炎陵客家山歌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扣人心弦的华彩乐章,在炎陵县哺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历史上,客家人大规模地迁入炎陵县,对当时炎陵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客家文化,继续哺育一代又一代的炎陵客家儿女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也为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谱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骆晓会)


相关文章
2018-12-27 17:31:55
2010-03-11 14:10:11
2012-10-13 20:23:22
2012-10-13 20:22:53
2012-10-13 20:21:33
2012-10-13 20:20:44
2018-07-23 11:04:00
2015-07-11 16:28:43
相关评论
姓名:*
  联系QQ:
  邮箱: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个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最近更新

赞助商链接

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联系邮箱:xdwh001@163.com - 在线QQ:1239336618
湘ICP备10019987号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xdwhzz.com.